[发明专利]自动检测供油的电子烟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70750.5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3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胡廷东;谭会民;王文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新宜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检测 供油 电子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检测供油的电子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一种电子烟,其包括雾化器、烟弹本体、电池、电路板、烟油瓶,雾化器中设置有导油棉、雾化丝,导油棉缠绕在雾化丝上,烟弹本体中设置有烟气通道,电路板连接到雾化器,用以控制雾化器的工作,电池为雾化器、电路板提供电源,导油棉的两端分别浸在烟油瓶中,通过导油棉的吸附进入到雾化器中,然后烟油在雾化丝上加热雾化,雾化后的烟油通过烟气通道流出,供人吸食,这种烟油采用导油棉吸附的方式进入到雾化器中,其路径太长,由于导油棉吸附的烟油的量是固定的,如果雾化丝的发热功率过大,就会导致导油棉的干烧,如果雾化丝的发热功率太小,就会导致炸油现象的产生,严重影响雾化后的烟油口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自动检测供油的电子烟及其工作方法,其具有进油控制精确、雾化充分、实用性强的特性。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检测供油的电子烟,其包括:
一雾化器,其包括一底座,底座上设置一外壳、一内壳、一雾化芯,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之间具有一避空槽,所述避空槽中设置有烟油检测件,所述内壳上设置有过油孔,所述雾化芯装设于所述内壳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位于所述雾化芯的下方,且回流通道的底部设置一单向阀;
一烟弹本体,其包括一上盖,所述上盖压接于所述外壳、内壳的顶部,所述上盖中开设一烟气通道,所述烟气通道位于所述雾化芯上方;
一储油仓,位于所述雾化器下方,所述回流通道的底部插置于所述储油仓中;
一控制泵,其具有一进油口和一出油口,所述进油口通过一第一管道连接所述储油仓,所述出油口通过一第二管道连接所述避空槽;
一电路板,连接所述控制泵,并控制所述控制泵的工作;
一电池,分别连接所述控制泵、电路板。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向外凸设一凸出部,所述烟油检测件装设于所述凸出部中,所述烟油检测件为条状的两片金属板。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向外凸设两个凸出部,所述烟油检测件为条状的两片金属板,用以检测烟油的电容,这两片金属板分别装设于两个所述凸出部中。
进一步地,所述烟油检测件为压力开关。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内壳中的所述底座向下凹设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底壁低于所述避空槽的底壁,所述雾化芯位于所述凹槽,所述雾化芯包括导油棉、雾化丝,所述导油棉的端部搭接于所述凹槽,所述雾化丝装设于所述导油棉。
进一步地,所述烟弹本体还包括一旋流件,所述旋流件位于所述雾化芯的上部,所述旋流件中开设引流通道,所述旋流件具有朝下的一倾斜面,所述引流通道自倾斜面自上而下呈螺旋设置,且所述雾化器、烟弹本体、储油仓、控制泵、电池、电路板均装设于一壳体中。
一种自动检测供油的电子烟的工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烟油检测件检测所述避空槽中的烟油是否达到预定量;
b、如果避空槽中的烟油达到预定量,烟油检测件将发出信号给电路板,电路板发出信号给雾化芯,雾化芯开始启动正常工作模式,对烟油进行雾化;
c、如果避空槽中的烟油达不到预定量,雾化芯不启动,烟油检测件发出信号给电路板,电路板发出信号给控制泵,控制泵将储油仓中的烟油输送到避空槽中,直至避空槽中的烟油达到预定量,电路板发出信号给雾化芯,雾化芯开始启动正常工作模式,对烟油进行雾化。
进一步地,在步骤b或者步骤c执行完后,烟油检测件继续检测所述避空槽中的烟油是否达到预定量,重复选择执行步骤b或者步骤c。
进一步地,烟油检测件首先检测烟油的类型,电路板中设置有对应的烟油工作模式,烟油检测件将检测到的烟油的类型通知电路板,电路板切换到对应的烟油工作模式,并将对应的烟油工作模式传递给控制泵、雾化芯,使控制泵、雾化芯以对应的工作模式开始工作。
进一步地,在步骤b中,雾化芯开始启动正常工作模式下,设置有三种工作加热方式,分别为大功率模式、中功率模式、小功率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新宜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新宜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07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流加热装置、加热控制方法及电子烟
- 下一篇:电子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