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行器壁板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70901.7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84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何维维;郝敏;陈军洲;李超;张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2C1/03 | 分类号: | C22C1/03;C22C21/16;C22F1/0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9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行器 壁板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飞行器壁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铸锭:在690℃的电阻炉中加入纯Al熔融后,在720℃下加入以20%Cu构成的Al-Cu中间合金、以20%Al构成的Al-Mn中间合金、以25%Zr构成的Al-Zr中间合金、以25%Ti构成的Al-Ti中间合金;
搅拌、除气和扒渣;在1x10-3pa真空度和纯度在99.99%的氩气气氛保护下边搅拌边加入0.90% 的Li;合金含:0.90% 的Li、2.74%的Cu、0.80%的Mg、0.40%的Mn、0.16%的Zr,0.05%的Ti、0.0001%的Be;静置1h,半连续铸造铸锭;
2)均匀化处理:三级均匀化处理所得铸锭:
一级温度为350℃,保温时间为4h;第二级温度为450℃,保温时间为8h;第三级温度为500℃,保温时间为24h;
3)热轧制:扒渣后在520℃下保温1h后进行热轧制,铸锭在轧制前的温度为470℃;轧制过程中和结束后的温度分别为380℃和365℃;轧制变形次数≤20次;
4)固溶处理:在528℃下将板材预拉伸至3%的变形量,于60℃下进行6h的低温预时效,水淬后预拉伸至1%的变形量;120℃下人工时效10h;再于160℃下人工时效28h。
2.一种飞行器壁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铸锭:在700℃的电阻炉中加入纯Al熔融后,加入以30%Cu构成的Al-Cu中间合金、以30%Al构成的Al-Mn中间合金、以35%Zr构成的Al-Zr中间合金、以35%Ti构成的Al-Ti中间合金;
搅拌、除气和扒渣:在1x10-3pa真空度和纯度在99.99%的氩气气氛保护下边搅拌边加入1.0% 的Li;
合金含:1.0%的Li、2.78%的Cu、0.90%的Mg、0.40%的Mn、0.10%的Zr,0.05%的Ti、0.0001%的Be;静置1h,半连续铸造铸锭;
2)三级均匀化处理铸锭:
第一级温度为370℃,保温时间为4h;第二级温度为460℃,保温时间为12h;第三级温度为530℃,保温时间为33h;
3)热轧制:扒渣后在520℃下保温1.5h后热轧制,铸锭在轧制前的温度为480℃;轧制过程中和轧制结束的温度分别为390℃和370℃,轧制变形次数≤20次;
4)固溶处理:在532℃下将热轧板材预拉伸至4%的变形量,于80℃下进行12h的低温预时效,水淬后预拉伸至2%的变形量;122℃下人工时效11h;再于162℃下人工时效38h。
3.一种飞行器壁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铸锭:在720℃的电阻炉中加入纯Al熔融后,加入以50%Cu构成的Al-Cu中间合金、以50%Al构成的Al-Mn中间合金、以45%Zr构成的Al-Zr中间合金和以45%Ti构成的Al-Ti中间合金;
搅拌、除气和扒渣:在1x10-3pa真空度和纯度在99.99%的氩气气氛保护下边搅拌边加入1.10% 的Li;
合金含:1.10% 的Li、 2.69%的Cu、1.0%的Mg、0.40%的Mn、0.16%的Zr,0.05%的Ti、0.0001%的Be;静置1h,半连续铸造铸锭;
2)三级均匀化处理铸锭:
第一级温度为420℃,保温时间为6h;第二级温度为480℃,保温时间为12h;第三级温度为530℃,保温时间为36h;
3)热轧制:扒渣后在530℃下保温2h后进行热轧制,铸锭在轧制前的温度为490℃;轧制过程中的温度为400℃;轧制结束后的温度为375℃;轧制变形次数≤20次;
4)固溶处理:在532℃下将热轧所得板材预拉伸至4%的变形量,于70℃下进行12h的低温预时效,水淬后预拉伸至3%的变形量;125℃下人工时效12h;再于165℃下人工时效36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09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