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卡扣螺母及卡接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71223.6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4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洲;王炜强;曹广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7/04 | 分类号: | F16B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母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紧固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卡扣螺母及卡接总成。
背景技术
如今,很多零部件之间均有连接紧固的问题,有些零部件需要经常拧动但是不经常更换或者更换零部件成本过高,还有些零部件本体加工螺纹不便或者零部件本体加工螺纹强度不足。
因此,亟需一种卡扣螺母及卡接总成,能够解决零部件经常拧动却不经常更换,以及零部件本体加工螺纹不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卡扣螺母及卡接总成,用以解决零部件经常拧动却不经常更换,以及零部件本体加工螺纹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卡扣螺母,包括:
弹簧片本体,所述弹簧片本体包括:第一侧臂、第二侧臂、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臂和第二侧臂的连接部;
铆接在所述第一侧臂外表面的内螺纹螺母,所述内螺纹螺母内设有一螺母孔;
设于所述内螺纹螺母与所述弹簧片本体的连接处的圆台形结构,所述圆台形结构内部开设有一锥面孔,所述锥面孔与所述螺母孔连通;
设于所述第二侧臂内表面的定位卡圈,所述定位卡圈呈一条形结构,所述条形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侧臂的内表面连接,第二端朝向所述连接部和第一侧臂的方向延伸,形成一坡形结构;且所述条形结构上开设有一供螺栓通过的第二通孔。
优选的,所述弹簧片本体为几字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臂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螺母孔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侧臂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定位卡圈在外力作用下可陷入所述第三通孔内。
优选的,所述定位卡圈的第二端设置有朝向第二侧臂的翻边结构。
优选的,所述弹簧片本体为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臂的开口处有一外延阔口。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卡接总成,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卡扣螺母,还包括:
被卡接件,所述被卡接件包括有一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的长宽与所述弹簧片本体的长宽相适应;所述被卡接件还设有一与所述定位卡圈相匹配的定位圆孔。
优选的,所述弹簧片本体的第一侧臂与第二侧臂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被卡接件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被卡接件四周均形成有向内凹陷的内翻边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卡扣螺母及卡接总成,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卡接螺母的设计,可以方便的将零部件与被卡接件卡接在一起;并且,所述圆台形结构内部锥面孔的设计,可以对螺栓起到导向作用,加快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卡扣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卡接总成卡接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卡接总成卡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其中图中:
1-弹簧片本体,2-内螺纹螺母,3-导向孔,4-定位卡圈,11-第一侧臂,12-第二侧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卡扣螺母,请参照图1,该卡扣螺母包括:
弹簧片本体1,所述弹簧片本体1包括:第一侧臂11、第二侧臂1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臂11和第二侧臂12的连接部;
铆接在所述第一侧臂11外表面的内螺纹螺母2,所述内螺纹螺母2内设有一螺母孔;
设于所述内螺纹螺母2与所述弹簧片本体1的连接处的圆台形结构3,所述圆台形结构3内部开设有一锥面孔,所述锥面孔与所述螺母孔连通;可以防止内螺纹螺母2与弹簧片本体1的分裂。
设于所述第二侧臂12内表面的定位卡圈4,所述定位卡圈4呈一条形结构,所述条形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侧臂12的内表面连接,第二端朝向所述连接部和第一侧臂11的方向延伸,形成一坡形结构,所述坡度可以为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坡度;且所述条形结构上开设有一供螺栓通过的第二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12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