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粘度手动变速箱专用油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72934.5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9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安岸斐;王宁;张国茹;杜雪岭;王向阳;周轶;孟震英;文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N30/06;C10N30/02;C10N30/10;C10N4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郭奥博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变速箱 低粘度 燃油经济性 专用油 极压抗磨性能 手动变速箱油 极压抗磨剂 减速箱润滑 金属减活剂 矿物基础油 摩擦改进剂 清净分散剂 新能源汽车 合成基础 稳定性能 氧化稳定 剪切 抗泡剂 抗氧剂 润滑油 粘指剂 表现 开发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粘度手动变速箱专用油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的粘度等级不高于75W,由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至少一种摩擦改进剂0.05~2%;至少一种极压抗磨剂1~10%;至少一种清净分散剂0.1~15%;至少一种抗氧剂0.5~5%;至少一种金属减活剂0.01~1%;抗泡剂0~1000ppm;粘指剂0.5~10%;合成基础油和/或矿物基础油余量。本发明提供的低粘度手动变速箱油组合物针对燃油经济性要求较高的手动变速箱专项开发,所得润滑油在满足低粘度要求的基础上,具有优异的极压抗磨性能、剪切稳定性能、氧化稳定性能并表现出优异的燃油经济性,适用于对燃油经济性要求较高的手动变速箱或新能源汽车减速箱润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润滑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粘度、极压抗磨性能强、抗氧化性能优异、满足燃油经济性要求的手动变速箱专用油组合物。
背景技术
手动变速箱专用油是一种适用于手动变速箱系统的润滑油,主要起到润滑、冷却、保护设备、传递动力等作用。目前,国内手动变速箱油的粘度等级主要为75W-90和75W-85,少量厂商选用75W-80粘度级别。随着国家燃油经济性法规的日益严苛,效率的提升也越来越受到整车厂的重视。这其中传动效率的提升最直观的办法即是降低变速箱油的粘度,从而降低搅动损失。但单纯降低油品粘度极易导致油膜厚度降低,承载能力不够,从而导致变速箱耐久性变差。所以需要开发粘度低(75W及以下)、承载能力好的手动变速箱润滑油。同时需要兼顾低粘度手动变速箱油品的热氧化稳定性,油泥清净性及抗泡沫性等一系列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显著提升传动效率的低粘度手动变速箱专用油。本发明确保油品具有低粘度特性的同时,具备优异极压抗磨性能、氧化稳定性、剪切稳定性及摩擦材料适应性,从而满足手动变速箱的润滑需求。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的低粘度手动变速箱专用油组合物,为粘度等级不高于75W的手动变速箱油,优选其在100℃的运动粘度低于7mm2/s;具体由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由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组合物由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
为了满足低粘度变速箱油、尤其是100℃的运动粘度低于7mm2/s的变速箱油的特殊需要,避免油膜厚度低、承载能力差、变速箱耐久性差等问题,本发明对摩擦改进剂和极压抗磨剂的具体组分选择进行优化。具体而言:
本发明所述摩擦改进剂选自苯三唑十八胺盐、氮硼酸脂或油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进一步满足低粘度变速箱油、尤其是100℃的运动粘度低于7mm2/s的变速箱油的特殊需要,本发明优选所述摩擦改进剂由苯三唑十八胺盐、氮硼酸脂和油酸乙二醇酯以质量比(4~6):(1~2):(0~1)混合而成。
本发明所述极压抗磨剂选自硫化异丁烯、硫化烯烃硼酸钙、Vanlube 692、十八烷基亚磷酸酯、硫代磷酸酯胺盐、硫磷酸复酯胺盐、硼化脂肪酸脂、亚磷酸酯、二硫化二苄、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2-乙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2-(2’-羟基丙基)-5-巯基-1,3,4-噻二唑、2-(2’-羟基丙基)-5-巯基-1,3,4-噻二唑、2,5-二(2’-羟基十二烷基)-1,3,4-噻二唑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进一步满足低粘度变速箱油、尤其是100℃的运动粘度低于7mm2/s的变速箱油的特殊需要,本发明优选所述极压抗磨剂由十八烷基亚磷酸酯、硫代磷酸酯、硫化异丁烯和Vanlube 692混合而成,进一步优选由上述四种成分以质量比(1~2):(1~2):(3~6):(1~2)混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29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