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可控冲击波复合浪涌式增压注水的煤层气井改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72985.8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9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民;汤俊萍;刘美娟;姚伟博;赵有志;邱爱慈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少文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可控 冲击波 复合 浪涌 增压 注水 煤层 气井 改造 方法 | ||
1.基于可控冲击波复合浪涌式增压注水的煤层气井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安装井口四通和电缆防喷器,其中井口四通下端与井口连接,上端与电缆防喷器连接,第一侧口连接高压注水管线,第二侧口连接压力表;
2)将可控冲击波产生设备穿过电缆防喷器下入井中;
3)关闭电缆防喷器,向煤层气井中注水,当注水压力达到煤层的抗压强度后,启动可控冲击波产生设备进行冲击波复合浪涌式注水增压作业;
4)完成所有作业点后,打开井口四通和井口电缆防喷器,起出可控冲击波产生设备;
5)下水泵、水管和抽水杆,根据排采工艺投入排采;
其中所述步骤3)具体如下:
关闭井口电缆防喷器;
3.1)通过高压注水管线向煤层气井中注水,当注水压力达到煤层的抗压强度后,停止加压并记录注水量,开始冲击波作业;
3.2)每完成设定次数的冲击波作业后停止,每隔固定时长记录一次井口压力,直至井口压力下降到设定压力值以下时停止;
3.3)重复步骤3.1)和步骤3.2)的操作,直至累计注水量达到设定值,完成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控冲击波复合浪涌式增压注水的煤层气井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2)中设定的冲击波作业次数大于3次,所述设定的记录间隔时长为5min,所述设定压力值为1MPa;所述步骤3.3)中设定的累计注水量为400m3;可控冲击波产生装置产生的冲击波峰值压力大于200MPa,冲击波脉宽大于50μs,工作频率为120s/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可控冲击波复合浪涌式增压注水的煤层气井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安装井口四通和电缆防喷器之前采用通井规通井。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可控冲击波复合浪涌式增压注水的煤层气井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安装井口四通和电缆防喷器之前起出井下所有生产管柱。
5.基于可控冲击波复合浪涌式增压注水的煤层气井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安装井口四通和电缆防喷器,其中井口四通下端与井口连接,上端与电缆防喷器连接,第一侧口连接高压注水管线,第二侧口连接压力表;
2)将可控冲击波产生设备穿过电缆防喷器下入井中;
3)关闭井口电缆防喷器,给井筒注水,液面到达井口后,开始冲击波作业,完成每个作业点设定的作业次数后,起出井下冲击波产生设备;
4)拆下电缆防喷器,封堵井口,开始浪涌式注水增压,达到注水量以后,拆下注水管;
5)安装水泵、水管和抽水杆,根据排采工艺投入排采;
其中所述步骤4)具体如下:
拆下电缆防喷器,封堵井口;
4.1)通过高压注水管线向煤层气井注水增压,当压力达到作业煤层的抗压强度或者一次注水量达到设定值后停止注水;
4.2)待注水压力自然下降到设定值以下时,再次向井筒注水加压,当压力达到作业煤层的抗压强度或者一次注水量达到设定值后停止注水;
4.3)重复步骤4.1)和步骤4.2)在煤层中形成浪涌,当累计向井筒注入水量达到设定值以上时,完成作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可控冲击波复合浪涌式增压注水的煤层气井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设定的冲击波作业次数为5-10次;所述步骤4.1)中的一次注水量设定值为200m3;所述步骤4.2)设定压力值为1MPa,一次注水量设定值为200m3;所述步骤4.3)的累计注水量设定值为600m3;可控冲击波产生装置产生的冲击波峰值压力大于200MPa,冲击波脉宽大于50μs,工作频率为120s/次。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基于可控冲击波复合浪涌式增压注水的煤层气井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安装井口四通和电缆防喷器之前采用通井规通井。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基于可控冲击波复合浪涌式增压注水的煤层气井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通井规通井前起出井下所有生产管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298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