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塑性弹性体垫片材料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73920.5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32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兰浩;尹云山;王春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联桥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3/00 | 分类号: | C08L73/00;C08L53/02;C08L23/16;C08L91/00;C08L91/06;C08K13/06;C08K9/06;C08K3/34;C08K3/36;B29C48/92 |
代理公司: | 威海恒誉润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0 | 代理人: | 鹿刚 |
地址: | 2642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性 弹性体 垫片 材料 及其 生产 方法 | ||
一种热塑性弹性体垫片材料,采用脂肪族聚酮树脂(POK)、三元乙丙橡胶(EPDM)、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填充油、纳米填料、硅烷偶联剂、抗氧剂和润滑剂为原料生产而成,其技术特征是,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脂肪族聚酮树脂(POK)35%‑75%,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10‑20%,三元乙丙橡胶(EPDM)5%‑10%,填充油10%‑20%,纳米填料2‑15%,硅烷偶联剂0.1‑2%,抗氧剂0.2%‑1.0%,润滑剂0.2‑2%。一种热塑性弹性体垫片材料具备可注塑成型特点,减少了传统橡胶垫片胶塞的混炼、硫化、除边、硅化等复杂步骤,实现了一步成型,生产成本低,同时减少了复杂的生产过程引起的风险,兼具橡胶垫片胶塞的特性,具有较好的密封性、回弹性和耐老化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注塑成型的热塑性弹性体垫片材料,主要用于药包材行业的口服液、营养液垫片以及农药包装领域的垫片等。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于口服液类、输液类医疗器械的要求越来越细化,体现在对输液容器的安全性、药液相容性、运输便捷性、加工适应性和使用方便等方面。药包材垫片、胶塞目前主要以丁基橡胶材质和硅橡胶材质为主,丁基橡胶加工要经过混炼、开炼、硫化、除飞边以及硅化等处理步骤。丁基橡胶胶塞配方比较复杂,其中的加工助剂、防老剂、硫化剂等存在析出而污染药液的风险。丁基橡胶胶塞的加工过程比较复杂,单品加工周期长,耗费人工、物力较多,废品率高,并且鉴于丁基橡胶的热固性特点,其产生的边角料等很难回收利用。本发明采用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制备药包材垫片等产品,具有可快速注塑成型、加工简单、生产效率高、产品配方成分简化不会对药液造成污染、产品压缩永久变形低、密封性好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一种满足注塑成型要求的热塑性弹性体垫片材料,使其具备满足快速注塑成型、良好的密封性、较好的药液相容性、与聚丙烯针筒具有良好润滑性特点。
一种热塑性弹性体垫片材料,其技术特征是,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脂肪族聚酮树脂(POK)35%-75%,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10-20%,三元乙丙橡胶(EPDM)5%-10%,填充油10%-20%,纳米填料2-15%,硅烷偶联剂0.1-2%,抗氧剂0.2%-1.0%,润滑剂0.2-2%。
本发明各原料以重量百分比计的优选范围为,脂肪族聚酮树脂(POK)40%-70%,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15-20%,三元乙丙橡胶(EPDM)6%-10%,填充油15%-20%,纳米填料3-13%,硅烷偶联剂0.2-1.5%,抗氧剂0.2%-0.8%,润滑剂0.2-1.2%。
所述的脂肪族聚酮树脂(POK)为一氧化碳、乙烯、丙烯共聚物,其在240℃,2.16㎏条件下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15-35g/10min。
所述的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其苯乙烯含量为30-33%,分子量≥20万。
所述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颗粒状,门尼黏度范围在51-61(ML125℃1+4)。
所述的填充油为环烷油或石蜡油或环烷油石蜡油1:2比例的混合物。
所述的纳米填料为纳米高岭土或纳米二氧化硅或纳米高岭土与纳米二氧化硅在1:1-1:2范围内的混合物。
一种生产前述热塑性弹性体垫片材料的方法如下:
物料预处理:1)SEBS加入填充油高速搅拌5分钟,温度控制在30℃-70℃后静置48小时;2)纳米填料中加入用丙三醇稀释的硅烷偶联剂,低速混合120秒后烘干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联桥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威海联桥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39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气管道内垢清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清淤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