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通量传感器航插接口防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74821.9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7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谢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1/12 | 分类号: | G01L1/12;G01L1/26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6115 | 代理人: | 戴继翔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通量 传感器 接口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通量传感器航插接口防护装置,涉及到磁通量监测行业领域,可作为辅助装置提高磁通量传感器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磁通量传感器是基于铁磁性材料的磁弹效应原理制成。即当铁磁性材料承受的外界机械荷载发生变化时,其内部的磁导率发生变化,通过测量铁磁性材料制成的构件的磁导率变化,来测定构件的内力。
磁通量传感器在实际生产时,为了使运输、安装时的便携性,一般采集航空插座的设计。在需要测量或接入采集设备时,直接接入航插电缆,在缆索出厂标定完成后的运输过程,则将航插线断开,航插裸露在传感器的上盖上。由于传感器航插部件属于精密部件,缆索出厂时打盘、运输、吊装过程中,极易发生航插被碰撞的现象,导致传感器接口损坏,无法使用。
传统传感器航插的防护仅采用柔性材料包裹的方式减轻碰撞的影响,但该方法影响缆索整体的外观,且效果较差。而在传感器现场安装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抱箍,一般在出厂时不使用,传感器存在位置的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通量传感器航插接口防护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1)实现一种防护装置,提高磁通量传感器航插接口的防护性能。2)新设计不影响原有抱箍的安装、使用。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磁通量传感器航插接口防护装置,本装置它包括两个对称半圆型内空结构,所述两个对称半圆型内空结构之间通过固定螺丝进行固定;
本装置半圆型内空结构采用内空设计,磁通量传感器上传感器航插放置于内腔中;
磁通量传感器与两个对称半圆型内空结构为环状同心结构,缆索索体位于磁通量传感器和两个对称半圆型内空结构中间。
进一步的,两个对称半圆型内空结构为金属板体结构,用以保护传感器航插。
进一步的,两个对称半圆型内空结构的连接处有螺纹孔,通过相应的螺丝与磁通量传感器进行固定。
本发明设计的装置利用原有限位用抱箍的结构,采用增加侧面挡板、固定螺丝孔位等设计,实现了新型设计即可完成限位抱箍功能,也可实现对传感器航插接口保护的功能。
为了实现传感器航插接口防护装置不影响限位抱箍的使用,本装置采用实现的方式是将限位抱箍与传感器航插接口防护实现一体式结构设计,使得防护装置既是限位抱箍,又可满足对传感器航插接口的防护功能。
原有磁通量传感器的限位抱箍是一种对称式半圆型结构,通过合抱紧固的方式固定于磁通量传感器的上下端,将传感器的上下位置限定,避免传感器沿缆索上下发生位移变化。但由于抱箍采用单板式设计,安装后传感器航插仍裸露于外,因此本发明为了满足防护的要求,增加了外侧挡板的设计,使得抱箍形成有一个内空的空间,传感器航插在内空空间,被挡板保护。且由于本装置两头为开口设计,不影响传感器出线、实际使用。
本发明为了实现对传感器的上下限位的作用,通过防护装置与传感器连接固定的方式实现,传统抱箍结构与传感器无刚性连接,需要通过上、下两组抱箍进行限位。而本装置通过增加固定螺孔的结构设计,将本装置与传感器实现螺纹连接,当抱箍夹紧时,可将传感器同时固定,通过单组的抱箍装置即可实现上、下限位,相比传统方式,较少了部件的使用,减少成本。
本实用信息的有益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防护装置,在传统抱箍的结构基础上,增加响应的防护、固定设计,实现了抱箍限位、传感器航插接口保护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角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磁通量传感器航插接口防护装置,本装置它包括两个对称半圆型内空结构1,所述两个对称半圆型内空结构1之间通过固定螺丝2进行固定;
本装置半圆型内空结构1采用内空设计,磁通量传感器4上传感器航插5放置于内腔中6;
磁通量传感器4与两个对称半圆型内空结构1为环状同心结构,缆索索体3位于磁通量传感器4和两个对称半圆型内空结构1中间。
两个对称半圆型内空结构1为金属板体7结构,用以保护传感器航插5。
本发明为实现传感器与防护装置一体式结构,避免传感器与防护装置发生脱离等现象,本装置与磁通量传感器应采用螺纹固定两个对称半圆型内空结构1的连接处有螺纹孔8,通过相应的螺丝与磁通量传感器4进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48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