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薄不锈钢的晶粒度测试腐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75180.9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80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杰;丁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实达精密不锈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2 | 分类号: | G01N1/3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魏峯 |
地址: | 20110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晶粒 测试 腐蚀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薄不锈钢的晶粒度测试腐蚀方法,包括:制备金相镶嵌样品;制作腐蚀器皿,并进行电解腐蚀,即可。本发明很好的解决了特薄不锈钢的金相腐蚀问题,通过腐蚀梯度办法,极大的提高了金相一次性成功几率,通过减少孪晶出现,使得评级准确性得到提高,通过此检测,可有效地进行材料的质量控制,工艺调整和提升精密金属薄带的品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相腐蚀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特薄不锈钢的晶粒度测试腐蚀方法。
背景技术
300系列不锈钢是一种含有铁、碳、镍和铬的合金材料,一种无磁性不锈钢材料,比400系列不锈钢具有更好的可锻特性。由于300系列不锈钢的奥氏体结构,因此它在许多环境中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能,具有很好的抗金属超应力引起的腐蚀所造成的断裂的性能,而且其材料特性不受热处理的影响。
特薄300系列不锈钢是指厚度在0.2mm以下的不锈钢,做金相腐蚀时由于材料端面太薄,普通电解金相腐蚀方法很难腐蚀,经常发生腐蚀不到位或者腐蚀过头的情况,导致重复研磨腐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特薄不锈钢的晶粒度测试腐蚀方法,该方法通过腐蚀梯度办法,极大的提高了金相一次性成功几率,通过减少孪晶出现,使得评级准确性得到提高,通过此检测,可有效地进行材料的质量控制,工艺调整和提升精密金属薄带的品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一种特薄不锈钢的晶粒度测试腐蚀方法,包括:
(1)取特薄不锈钢样品,将测试面修整后取相同样品重叠成三明治结构,测试面对齐,放置在冷镶嵌模具中;然后加入环氧树脂与固化剂,静置待镶嵌样品硬化后取出;
(2)对上述镶嵌样品进行研磨、抛光,清洗吹干后得到金相镶嵌样品;
(3)取一不锈钢带紧贴玻璃皿一侧,并连接稳压直流电源阴极;将金相镶嵌样品放入玻璃皿中,被腐蚀面朝上,然后将草酸溶液加入到玻璃皿中,浸没金相镶嵌样品;另取一不锈钢片,将有毛刺的一面搭在样品中间位置,连接稳压直流电源阳极,进行电解腐蚀;最后取出金相镶嵌样品,清洗吹干后用金相显微镜进行观察评级。
所述步骤(1)中采用线切割对测试面进行修整。
所述步骤(1)中的环氧树脂与固化剂按体积比1:2混合。
所述步骤(2)中的研磨具体为:分别用180#,400#,600#,800#,1000#金相专用砂纸进行研磨,每一道2-3min,研磨头转速70-80r/min,下盘转速300-400r/min。
所述步骤(2)中的抛光使用的抛光液为1.5μm金刚石悬浮抛光液。
所述步骤(3)中的草酸溶液浓度为10%。
所述步骤(3)中的电解腐蚀电流为0.01-0.1A,腐蚀时间为30-40min。
本发明把电极用搭桥的方式连接到试样中间位置,可以使电流密度发生改变,从而使试样不同区域的腐蚀速率不同。这样做一次腐蚀,总能找到腐蚀程度刚刚好的区域,可减少重复劳动。
本发明很好的解决了特薄不锈钢的金相腐蚀问题,通过腐蚀梯度办法,极大的提高了金相一次性成功几率,通过减少孪晶出现,使得评级准确性得到提高,通过此检测,可有效地进行材料的质量控制,工艺调整和提升精密金属薄带的品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金相镶嵌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解腐蚀示意图;其中,1为不锈钢片,2为样品,3为玻璃皿,4为阴极,5为阳极;
图3为本发明的金相梯度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实达精密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实达精密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51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