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天然酵母快速陈化烟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75844.1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67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剑峰;董世良;马舒翼;赵国豪;周湘;张敦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B15/20 | 分类号: | A24B15/20;C12N1/16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杨宣仙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天然 酵母 快速 陈化 烟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天然酵母快速陈化烟叶的方法。所述天然酵母是以酿酒葡萄为原料,利用其自带的微生物及果肉中的糖分,在24‑28℃下自然发酵制得天然酵母,该天然酵母在1‑5℃环境中冷藏保持活性,经复苏熟成后,按5.0‑8.0%的用量施加于润叶后的烟片,叶片在相对湿度70‑80%、温度25‑28℃与28‑32℃环境下分成两个阶段分别陈化36‑40小时,即可达到烟叶醇化的要求,从而实现烟叶的快速陈化。本发明方法简洁易控,发酵启动快,陈化周期短,是一种经济、高效的烟草陈化的新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天然酵母快速陈化烟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烤烟是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但由于栽培和烘烤等原因,目前国内烤烟普遍存在淀粉、蛋白质等大分子成分含量偏高或欠平衡的问题,影响了烟叶内在品质,特别是烟叶香气和吸味。
烟叶中大分子化合物的转化和分解很大一部分依赖于酶的作用,其作用从烟叶生长、烘烤,一直到陈化都始终存在。在烟叶加工过程中,为弥补烟叶因生长或调制不当造成的不足,可以通过外加蛋白酶、淀粉酶等处理烟叶,降解叶中的蛋白质、淀粉等生物大分子,调节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达到改善烟叶吸味品质、提高其工业可用性。
现有技术中为达到改善烟叶吸味品质、提高其工业可用性的目的,在烟草加工过程中多加入单一的或复合的酵母、酶制剂,普遍存在作用单一、成本偏高、醇化周期偏长、醇化程度不易掌控、醇化后烟叶本香减弱、或多或少带入新的杂气等问题。因此,现有技术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天然酵母是由覆着于谷物、果实上自身所带有的微生物,经自然培养增殖而成,是含有数十种活酵母、乳酸菌等复合性活性微生物,比单一酵母或酶制剂作用更具广谱性,能更有效促进烟草的醇和效率和成分平衡性。且天然酵母制备及应用工艺简便易于控制,不失为一种经济、高效的促进烟草醇化的新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天然酵母快速陈化烟叶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的天然酵母是含有数十种活酵母、乳酸菌等复合性活性微生物,该天然酵母按一定用量施加于烟叶叶片中,针对天然酵母中酵母、乳酸菌等不同微生物群落的环境温度需求,烟叶快速陈化时将环境温度分别控制在25-28℃和28-32℃,分两个阶段在高湿下各陈化36-40小时,即可达到烟叶醇化的要求,从而实现快速陈化烟叶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天然酵母快速陈化烟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天然酵母的制备:
a、选取成熟的酿酒葡萄作原料,去除梗、青杂果、霉烂果及其它杂物,将完好的葡萄粒破碎,装入干洁的罐体中,装入量不超过容器容量的三分之二,盖上盖子(不密封封口),并将罐体控制24-28℃,自然发酵48-60小时;在发酵过程中每4-8小时搅拌一次,并将浮起的葡萄皮搅入汁液中;
b、步骤a中的葡萄发酵完成后,将得到的发酵物用纱布滤去大颗粒杂质,并收集粗滤后的滤液,此滤液即为所用天然酵母;
c、将步骤b中的天然酵母放置于1-5℃环境中冷藏备用;
(2)天然酵母的施加:将烟叶叶片送至润叶加料机中进行润叶,润叶后叶片含水率控制在28-32%,然后取出步骤(1)中制备的天然酵母,经复苏熟成后,均匀施加于润叶后的叶片中,其添加量为烟叶叶片重量的5.0%-8.0%;
(3)烟叶快速陈化:将步骤(2)中添加了天然酵母的叶片输送至陈化间中进行一次陈化,一次陈化的陈化间温度控制在25-28℃、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陈化为36-40小时;然后调节陈化间温度调至28-32℃、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进行二次陈化36-40小时;
(4)将步骤(3)中陈化完成的叶片输送至烘片机中进行烘干至叶片含水率12.5-13.5%,之后将烘干的叶片装箱或进贮叶柜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58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