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热网络法的航天器虚拟热试验系统及热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75871.9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8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曹志松;杨晓宁;林博颖;李西园;王晶;尚永红;张立伟;李明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网络 航天器 虚拟 试验 系统 方法 | ||
1.热网络法的航天器虚拟热试验系统,包括模型输入单元、数据库管理单元、数值分析求解单元和热试验数据处理单元,其中,模型输入单元包括试验系统模型输入单元和卫星模型输入单元,热试验系统模型包括电缆模型、红外加热器模型、太阳模拟器模型、冷板模型、热沉模型、支架模型,其中模型输入单元根据几何模型以及热物性参数进行构建;数据库管理模块包括存放数据的增删改查各项管理的模块;数值分析求解单元则根据热模型和边界条件、工况设置进行计算分析,用数值传热学和计算辐射学的相关数值方法求解各种热量传输过程,并基于多层区域分解算法的基本思想,实现多区域、多传热过程间的耦合求解;热试验数据处理单元是对计算数据进行后处理,并可与试验数据进行比对分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虚拟热试验系统,其中,所述数据包括物性参数数据、边界条件数据、计算结果数据、试验结果数据。
3.热网络法的航天器虚拟热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输入模型数据,其中模型数据包括卫星模型数据、电缆模型数据、红外加热器模型数据、太阳模拟器模型数据、冷板模型数据、热沉模型数据、支架模型数据;2)输入工况边界条件的相关参数,参数包括初始温度、真空度、网络节点划分、计算步长、蒙特卡洛发射粒子数等等;3)根据确定的各参数进行虚拟热试验,获得虚拟热试验试验数据,试验数据包括各个时刻的网格温度数据分布和热流分布;4)对计算数据进行后处理并且和试验数据进行比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虚拟热试验方法,其中,所述热试验方法的建模工具模块,能进行几乎任意几何形状的建模,并能进行几何体间的布尔运算,并可以划分网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虚拟热试验方法,其中,热试验方法提出了分离变量法,将太阳吸收系数从多参数的控制方程中分离出来,并进行了物理和数学分析和推导,针对瞬态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修正了热网络模型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587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