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室大棚用镀铝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76120.9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8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瑞年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93/04;C08K13/04;C08K3/26;C08K7/10;C08K3/30;A01G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室 大棚 镀铝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材料,具体是一种温室大棚用镀铝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温室(greenhouse),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或加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温室的种类多,依不同的屋架材料、采光材料、外形及加温条件等又可分为很多种类。大棚是用竹木杆、水泥杆、轻型钢管或管材等材料做骨架,做成立柱、拉杆,拱杆及压杆,覆盖塑料薄膜而成为拱圆形的料棚。目前温室大棚用薄膜一般采用塑料薄膜,其仍然存在以下缺点:耐辐射效果差,耐候性差,易开裂。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温室大棚用镀铝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室大棚用镀铝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温室大棚用镀铝薄膜,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0-50份、松香10-28份、PET粉末5-10份、双酚A型聚碳酸酯6-10份、β-1,3-1,4-葡聚糖10-20份、代森锰锌2-8份、碳酸锂5-8份、玄武岩纤维6-15份、聚酰胺蜡3-6份、复合淀粉2-5份、硫酸钡沉淀2-5份、茶皂素2-5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线性低密度聚乙烯45份、松香22份、PET粉末7份、双酚A型聚碳酸酯8份、β-1,3-1,4-葡聚糖18份、代森锰锌7份、碳酸锂6份、玄武岩纤维10份、聚酰胺蜡5份、复合淀粉3份、硫酸钡沉淀4份、茶皂素3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硫酸钡沉淀过筛300-500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复合淀粉采用木薯淀粉、玉米淀粉、玉米芯粉、水稻秸秆粉按照重量比1:1.2:0.5:1混合而成。
一种温室大棚用镀铝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上述配方称取各原料,备用;(2)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PET粉末、双酚A型聚碳酸酯、松香、玄武岩纤维、β-1,3-1,4-葡聚糖加入搅拌机中,在70-95℃温度下搅拌混合10-20min;(3)向上步所得物中加入硫酸钡沉淀、代森锰锌,升温至98-110℃,混合搅拌10-25min;(4)向上步所得物中加入碳酸锂、茶皂素,升温至120-135℃,混合搅拌20-40min;(5)向上步所得物中加入聚酰胺蜡、复合淀粉,升温至155-188℃,搅拌混合30-50min;(6)将上步所得物通过单螺杆挤出吹膜机在195-200℃下进行热熔挤出吹塑成塑料膜,然后进行镀铝工艺,最后切割、分卷并进行包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PET粉末、双酚A型聚碳酸酯、松香、玄武岩纤维、β-1,3-1,4-葡聚糖加入搅拌机中,在86℃温度下搅拌混合18min。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3)向上步所得物中加入硫酸钡沉淀、代森锰锌,升温至105℃,混合搅拌18min。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4)向上步所得物中加入碳酸锂、茶皂素,升温至128℃,混合搅拌30min。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5)向上步所得物中加入聚酰胺蜡、复合淀粉,升温至178℃,搅拌混合40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镀铝薄膜通过原料复配发挥协同作用,拉伸强度高,不易开裂,耐候性强,耐辐射效果好,是一种十分适合温室大棚用的镀铝薄膜;生产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市场推广价值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温室大棚用镀铝薄膜,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0份、松香10份、PET粉末5份、双酚A型聚碳酸酯6份、β-1,3-1,4-葡聚糖10份、代森锰锌2份、碳酸锂5份、玄武岩纤维6份、聚酰胺蜡3份、复合淀粉2份、硫酸钡沉淀2份、茶皂素2份。所述硫酸钡沉淀过筛300目。所述复合淀粉采用木薯淀粉、玉米淀粉、玉米芯粉、水稻秸秆粉按照重量比1:1.2:0.5:1混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瑞年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瑞年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61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