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草莓玉米轮作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976123.2 申请日: 2017-10-19
公开(公告)号: CN107810798A 公开(公告)日: 2018-03-20
发明(设计)人: 陈贵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健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22/05 分类号: A01G22/05;A01G22/20;A01C1/00;C05G3/00
代理公司: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9 代理人: 付涛
地址: 239500 安徽***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草莓 玉米 轮作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草莓玉米轮作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草莓营养价值丰富,被誉为是“水果皇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PP、维生素B1、维生素B2、胡萝卜素、鞣酸、天冬氨酸、铜、草莓胺、果胶、纤维素、叶酸、铁、钙、鞣花酸与花青素等营养物质。尤其是所含的维生素C,其含量比苹果、葡萄都高7-10倍。而所含的苹果酸、柠檬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以及胡萝卜素、钙、磷、铁的含量也比苹果、梨、葡萄高3到4倍,草莓中富含丰富的胡萝卜素与维生素A,可缓解夜盲症,具有维护上皮组织健康、明目养肝,促进生长发育之效,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胃肠道的蠕动,促进胃肠道内的食物消化,改善便秘,预防痤疮、肠癌的发生,因此,草莓销售量一直位居水果前几位,相应的,草莓种植户也越来越多,目前草莓多采用“一年一栽”的种植模式,即育苗田从4月下旬开始种植至9月中旬移栽至采果田,从当年9月下旬开始种植至翌年的4月上中旬采摘结束的模式进行,采果田和育苗田在不同地块进行,采果田采果结束后闲置,育苗田幼苗移栽后闲置对光、温和土地资源利用不充分。

发明内容

为改变背景技术中传统种植模式,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本发明采用草莓与玉米轮作模式,有效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本发明草莓玉米轮作分为草莓育苗田轮作和草莓种植田轮作,

其中,草莓育苗田轮作时,

(1)草莓育苗期结束,及时去除地上植株及地膜,深耕40-50cm后,开棚通风晾晒20-30天,整成适宜种植玉米的畦;

(2)玉米种子播种前,将泥炭、腐殖土、甘草酸二钾、克霉灵按100:20:1:0.02-0.03的重量比混匀,作为育苗基质,将玉米种子撒播于育苗基质中,培育得到高度在6-8cm的玉米苗,于11月初移栽至畦上,关棚;

(3)玉米采收后,秸秆连根从田中移除干净,绞碎至粒径小于1cm,表面喷洒浓度为1-1.2%的碳酸钠水溶液,调节颗粒含水量在90-92%,接种丝状酵母菌,在30-32℃下闷腐50-55小时,闷腐结束后,高温充分灭菌,喷雾干燥,获得粉状秸秆粉,将粉状秸秆粉均匀施撒于田中,并翻拌30-40cm;

其中,草莓种植田轮作时:

(1)草莓种植期结束,及时去除地上植株及地膜,深耕40-50cm后,开棚通风晾晒20-30天,整成适宜种植玉米的畦;

(2)将玉米种子于5月初撒播于畦上;

(3)玉米采收后,秸秆连根从田中移除干净,绞碎至粒径小于1cm,表面喷洒浓度为1-1.2%的碳酸钠水溶液,调节颗粒含水量在90-92%,接种丝状酵母菌,在30-32℃下闷腐50-55小时,闷腐结束后,高温充分灭菌,喷雾干燥,获得粉状秸秆粉,将粉状秸秆粉均匀施撒于田中,并翻拌30-40cm。

优选的,草莓育苗田轮作时,玉米种植期间,待白天温度高于15℃,天空放晴时,开棚通风2-3小时。

优选的,草莓种植田轮作时,将玉米种子浸于水中10-12小时后,送至滚筒内,以130-135转/分钟的转动速率转动,转动12-15分钟后,于5月初撒播于畦上。

本发明草莓育苗轮作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草莓玉米轮作方式可充分利用土壤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2)草莓育苗、种植轮作时,玉米收获后,对玉米秸秆进行闷腐处理,作为肥料施撒于田中,能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消除盐浓度障碍,施撒闷腐处理后的玉米秸秆的轮作田较非施撒的轮作田草莓育苗期间喷洒农药的次数减少了3-4次,草莓种植期间喷洒农药的次数减少了2-3次,有效节省了农药投入,其中,将闷腐时间限定在50-55小时内,所获得的粉状秸秆粉才具有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消除盐浓度障碍的作用,闷腐时间低于50小时或者高于55小时,所获得的粉状秸秆粉并不具有这种功效;

(3)草莓育苗田轮作时间属于冬季,并不适宜玉米生长,本发明草莓育苗田轮作时,玉米种子播种前,将泥炭、腐殖土、甘草酸二钾、克霉灵按100:20:1:0.02-0.03的重量比混匀,作为育苗基质,将玉米种子撒播于育苗基质中,培育得到高度在6-8cm的玉米苗,具有较好的抗冻性,冬季在棚内无需供热,也能生长良好,其中,在基质中添加甘草酸二钾、克霉灵对提高玉米苗抗冻性起着关键性、决定性作用,如果不在基质中添加这两种物质,所培育得到的玉米苗在棚内很难生长存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健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健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61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