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混凝土聚羧酸外加剂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77183.6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0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叶义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众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42 | 分类号: | C04B24/42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1 | 代理人: | 金京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混凝土 羧酸 外加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混凝土聚羧酸外加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产混凝土聚羧酸外加剂配方。
背景技术
混凝土时当前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建筑材料,而常见的混凝土在使用时,初期的加水搅拌时流动度较差,减半困难,而在产距离运输中,混凝土的流动度也会因损耗而降低,在进行浇筑时的后期,混凝土的流动度下降导致浇筑出现渣孔,同时混凝土与其他物体的粘结下过略差,混凝土的硬度难以保证,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生产混凝土聚羧酸外加剂配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混凝土聚羧酸外加剂配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产混凝土聚羧酸外加剂配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一种生产混凝土聚羧酸外加剂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摩尔分量比原料化学反应构成成,甲基丙烯磺酸钠(MAS)1.0~1.5mol、丙烯酸(AA)5.0~7.0mol、聚氧乙烯基烯丙酯大单体(PA)1.0~1.25mol、硅烷偶联剂1.0~3.0mol、碳化硅3.2~6.5mol,在浓度为15%~25%之间的过硫酸铵(APS)溶剂催化下进行反应获得基液,而后通过碱性溶液将基液pH值调和至7~8之间获得聚羧酸外加剂。
优选的,1.5mol甲基丙烯磺酸钠(MAS)、5.0mol丙烯酸(AA)、1.25mol聚氧乙烯基烯丙酯大单体、2.0mol硅烷偶联剂、3.2mol碳化硅,在浓度为15%的过硫酸铵(APS)溶剂催化下进行反应获得基液,而后由20%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到7~8之间。
优选的,1.0mol甲基丙烯磺酸钠(MAS)、5.0mol丙烯酸(AA)、1.0mol聚氧乙烯基烯丙酯大单体、1.0mol硅烷偶联剂、6.5mol碳化硅,在浓度为15%的过硫酸铵(APS)溶剂催化下进行反应获得基液,而后由20%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到7~8之间。
优选的,1.25mol甲基丙烯磺酸钠(MAS)、3.0mol丙烯酸(AA)、1.5mol聚氧乙烯基烯丙酯大单体(PA)、3.0mol硅烷偶联剂、3.2mol碳化硅,在浓度为15%的过硫酸铵(APS)溶剂催化下进行反应获得基液,而后由20%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到7~8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了混凝土初期搅拌时的流动度的保证,同时降低了在长距离运输中的流动性的经时损耗,也增加了混凝土浇筑时后期的流动度的提供,降低渣孔的出现,而硅烷偶联剂和碳化硅的加入使得混凝土的粘结性和硬度能够有效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保护乏味并不限于此。
一种生产混凝土聚羧酸外加剂配方,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由以下摩尔分量比原料化学反应构成成,甲基丙烯磺酸钠(MAS)1.0~1.5mol、丙烯酸(AA)5.0~7.0mol、聚氧乙烯基烯丙酯大单体(PA)1.0~1.25mol、硅烷偶联剂1.0~3.0mol、碳化硅3.2~6.5mol,在浓度为15%~25%之间的过硫酸铵(APS)溶剂催化下进行反应获得基液,而后通过碱性溶液将基液pH值调和至7~8之间获得聚羧酸外加剂。
实施例1:1.5mol甲基丙烯磺酸钠(MAS)、5.0mol丙烯酸(AA)、1.25mol聚氧乙烯基烯丙酯大单体、2.0mol硅烷偶联剂、3.2mol碳化硅,在浓度为15%的过硫酸铵(APS)溶剂催化下进行反应获得基液,而后由20%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到7~8之间。
预期效果,本发明大量加入甲基丙烯磺酸钠(MAS)有利于水泥净浆流动度的保持,同时少量的丙烯酸(AA)对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有利,同时聚氧乙烯基烯丙酯大单体在该配方中为最佳添加量,而硅烷偶联剂和碳化硅在该配比下能够对混凝土的粘结性和硬度进行有效调节。
实施例2:1.0mol甲基丙烯磺酸钠(MAS)、5.0mol丙烯酸(AA)、1.0mol聚氧乙烯基烯丙酯大单体、1.0mol硅烷偶联剂、6.5mol碳化硅,在浓度为15%的过硫酸铵(APS)溶剂催化下进行反应获得基液,而后由20%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到7~8之间。
预期效果,本发明少量加入甲基丙烯磺酸钠(MAS)缩小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保持,同时少量的丙烯酸(AA)降低流动度的经时损耗,同时聚氧乙烯基烯丙酯大单体(PA)该计量在后续的流动度显现中表现较好,而硅烷偶联剂和碳化硅在该配比下即保证了混凝土的粘结性又增加了混凝土凝塑后的硬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众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众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71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渗性混凝土外加剂
- 下一篇:车轮外板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