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热解联产高品质热解气和生物炭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78118.5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9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欣;马腾;孟海波;姚宗路;丛宏斌;贾吉秀;胡二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J3/46 | 分类号: | C10J3/46;C10J3/84;C10B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2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质热解 联产 品质 解气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质热解联产高品质热解气和生物炭的工艺,属于生物质热化学转化领域,该工艺可以通过部分氧化和气化重整技术,消减焦油,实现热解气和生物炭品质提升,通过烟气余热梯级利用,提高系统热效率。
背景技术
生物质热解炭化是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式,对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减少环境污染等均有重要意义。生物质热解炭化产物包括生物炭、焦油和热解气。生物炭具有固碳减排、水源净化、重金属吸附和土壤改良等功能,可用作高品质能源,也可作为还原剂、土壤改良剂、肥料缓释载体及二氧化碳封存剂等。焦油是另一种生物质热解炭化产物,生物质中5~15%的能量在热解过程中转化进入焦油,焦油在高温下呈气态,焦油中含有剧毒有机物,且部分组分在200℃以下凝结成黑褐色黏稠状的液体,易引起管道堵塞,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转化和利用热解焦油,以维持生产的正常运行,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保护生态和环境健康。热解气也是生物质热解炭化的产物,燃烧产生的热量也可用于供热或发电,热解气的品质直接影响生物质能的有效利用率。
热解产物中焦油的消减、热解气和生物炭品质的提升,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专利CN 101100621A采用高温裂解气相产物中的焦油,并结合白云石催化剂和水蒸气的作用,以实现气相产物的裂解、重整,将焦油组分裂解、重整为H2、CH4和其他轻质烃类,提高热解气中H2的含量,制备富氢燃气。与专利CN 101100621 A类似,专利CN 102220150 B也采用高温裂解焦油,同时利用CaO吸收热解气中CO2,以实现高品质燃气的制备。专利CN102329651 B采用三段式生物质热解气化制取合成气,利用高温、镍基催化剂和水蒸气催化转化气体产物中的焦油,提升合成气品质。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可实现焦油消减和热解气提质,但均需要向系统中加入催化剂,催化剂成本昂贵,且容易失活,增加了工艺的复杂性和生产成本。同时,在热解过程中,生物炭会吸附一部分焦油,导致生物质炭品质降低,品质未经改善,生物炭难以直接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自热式生物质连续热解炭化、部分氧化和气化重整技术,实现焦油消减,联产高品质热解气和生物炭。
本发明为达到这一目的,采取一种生物质热解联产高品质热解气和生物炭的工艺,主要由生物质连续热解炭化、热解气和焦油部分氧化、热解气和焦油气化重整、生物炭运输、热解气回用燃烧供热工序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生物质连续热解炭化工序:生物质通过外加热方式,进行连续热解炭化反应,生成热解气、焦油与生物炭;
(b)热解气和焦油部分氧化工序:空气从气化重整反应器入口处通入,热解气和焦油与空气发生燃烧反应,既能够消减焦油,又可以为气化重整反应提供热量;
(c)热解气和焦油气化重整工序:生物炭落入气化重整反应器,累积形成一定高度的料层,热解气和焦油由上向下通过生物炭床层,热解气中水蒸气、CO2和焦油在生物炭床层中发生气化重整反应,实现焦油消减,联产高品质热解气和生物炭;
(d)生物炭运输工序:生物炭料层高度超过上限后,生物炭运输螺旋启动工作,将生物炭运输到生物炭储存室,待料层高度降至下限后,运输螺旋停止工作;
(e)热解气回用燃烧供热工序:气化重整后的高温热解气经气固分离后部分回用燃烧,为生物质热解炭化反应和气化重整反应提供热量,热烟气的余热用于空气预热和管路保温,实现能量的梯级高效利用。
所述一种生物质热解联产高品质热解气和生物炭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其中的(a)生物质连续热解炭化工序采用外加热方式,热解温度控制在500~650℃左右,采用的热媒为(e)热解气回用燃烧供热工序产生的高温烟气。
所述一种生物质热解联产高品质热解气和生物炭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其中的(b)热解气和焦油部分氧化工序利用空气部分氧化(a)生物质连续热解炭化工序产生的热解气和焦油,部分焦油与空气反应,氧化生成CO2、CO、水蒸气等气体组分,该工序应严格控制空气通入量不超过生物质完全燃烧所需空气量的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81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碎煤气化采用二氧化碳作为煤锁气的装置及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集成灯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