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78859.3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7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胜谷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霍玉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提高了液体的温度的升高性能的热交换装置。本发明的热交换装置具备:贮存部,该贮存部配置于进行热交换的液体的循环路径、且供该液体贮存;以及热管,该热管具有上述贮存部内的内部部分、以及上述贮存部外的外部部分,上述贮存部具备间隔壁,该间隔壁以能够使上述液体流通的方式将上述贮存部的内部空间划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上述第一空间包括上述液体的流入部以及流出部,上述热管的上述内部部分配置于上述第二空间。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6年12月8日提交的名称为“热交换装置”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238767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的自动变速器中的机油的冷却方式,已知使用机油冷却器的方案。然而,存在如下问题:为了使机油向机油冷却器循环而产生泵的动力损失,另外,为了确保配管空间而在布局方面存在制约。因此,提出了将热管设置于油盘的冷却方式(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在该方式中,与设置机油冷却器的情况相比,存在如下优点:能够降低泵的动力损失,另外,还不需要配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8156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7-0980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由于热泵始终发挥热交换作用,因此,存在冷态时的暖机运转较花费时间的情况。换言之,存在如下问题:向适度油温的升高性能较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了液体温度的升高性能的热交换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贮存部,该贮存部配置于进行热交换的液体的循环路径、且供该液体贮存;以及
热管,该热管具有上述贮存部内的内部部分、以及上述贮存部外的外部部分,
上述贮存部具备间隔壁,该间隔壁以能够使上述液体流通的方式将上述贮存部的内部空间划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
上述第一空间包括上述液体的流入部和流出部,
上述热管的上述内部部分配置于上述第二空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提高了液体温度的升高性能的热交换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的前部构造的俯视图。
图2(A)是热交换装置的说明图,图2(B)是表示贮存部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3(A)及图3(B)是图2(A)的热交换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4(A)及图4(B)是其他例子的热交换装置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应用例所涉及的车辆的前部构造1的俯视图。该车辆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车辆的发动机室周围的构造。前部构造1具备内燃机3、自动变速器4以及马达单元5。作为一个例子,内燃机3为横置的直列四缸发动机。自动变速器4例如为i-DCD(日本注册商标)、且与内燃机3连接。马达单元5与自动变速器4设置为一体、且具备电动马达。由自动变速器4对内燃机3或马达单元5的驱动力进行变速并传递给前轮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88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臂式联轴支承传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齿轮上油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