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准直器及双视角成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79539.X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6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郭近贤;曹艳锋;刘铮;王彦华;王春雷;冯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君和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K1/02 | 分类号: | G21K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金玺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准直器 成像系统 双视角 束流 第二探测器 第一探测器 安装座 扫描系统 探测组件 探测器 辐射源 相背设置 出射面 精细化 可滑动 可滑移 可旋转 模块化 入射面 减小 出口 占据 制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准直器及双视角成像系统。准直器包括可滑动的安装座和调节部,调节部包括相背设置的入射面和出射面,调节部上开设有第一束流缝和第二束流缝,安装座可滑移设置,调节部可旋转地安装在安装座上。双视角成像系统包括辐射源和准直器和探测组件,探测组件包括第一探测器组和第二探测器组;第一探测器组包括多个探测器,第二探测器组包括多个探测器;第一探测器组朝向第一束流缝的出口设置;第二探测器组朝向第二束流缝的出口设置。本发明提供的准直器及双视角成像系统,减小了准直器的尺寸,降低了准直器的制造难度,减少准直器占据扫描系统的空间,促进扫描系统的模块化和精细化,简化调节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扫描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准直器及双视角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沿扫描射线的发射方向排列的多个物体在单视角扫描技术中无法被准确地分辨出,双视角成像扫描技术通过两束呈一定夹角的扫描射线对物体进行多方位扫描检测,实现了多物体重叠成像的分辨技术。
现有技术中,双视角成像扫描技术一般在辐射源和探测器之间设置两个准直器,两个准直器分别安装在两个准直器立柱上,每个准直器上均开设有一条束流缝,辐射源发出的待准直扫描射线经过两条束流缝的调整后从准直器穿出,扫描过待检测的物体后发射至探测器上形成电信号。通过分别调节两个准直器的角度和位置,以调整开设在准直器上的束流缝的位置和角度。发明人在实现发明的过程中发现,上述双视角成像扫描装置调节扫描射线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由于两束扫描射线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两个准直器一般设置在距离辐射源较远的位置,以避免相互干涉,然而两束扫描射线均呈扇形,随着准直器距离辐射源距离的增加,扫描射线在准直器上的投影也就越长,束流缝的长度也不可避免地增加,导致准直器的尺寸也较大,准直器的尺寸较大,不仅增加了制造的难度,而且占据了准直器所在扫描系统的大量空间,不利于扫描系统的模块化和精细化发展;第二、当需要调整扫描射线的角度和位置时,两个准直器需要各自多次调整,才能使扫描射线准确地入射到探测器的灵敏区,调节过程复杂。
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准直器及双视角成像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减小准直器的尺寸,降低准直器的制造难度,减少准直器占据扫描系统的空间,促进扫描系统的模块化和精细化,简化调节过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准直器,包括:可滑动的安装座;调节部,所述调节部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调节部包括相背设置的入射面和出射面,所述调节部上开设有第一束流缝和第二束流缝,所述第一束流缝的入口与所述第二束流缝的入口均位于所述入射面,所述第一束流缝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束流缝的出口均位于所述出射面。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球头铰链,所述调节部的一端通过所述球头铰链与所述安装座旋转连接。
可选地,所述准直器还包括滑移架,所述滑移架包括安装面,所述安装座可滑移地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
可选地,所述准直器还包括第一调节螺柱和第二调节螺柱,所述安装面上安装有分别位于所述安装座的两侧的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调节板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调节螺柱穿设过所述第一螺纹孔后抵接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二调节螺柱穿设过所述第二螺纹孔后抵接在所述安装座上。
可选地,所述调节部包括本体、安装在所述本体上的第一屏蔽体、第二屏蔽体和第三屏蔽体;所述第一屏蔽体和所述第三屏蔽体之间限定形成射线通道,所述第二屏蔽体位于所述射线通道中;所述第一屏蔽体与所述第二屏蔽体之间限定形成所述第一束流缝,所述第二屏蔽体与所述第三屏蔽体之间限定形成所述第二束流缝。
可选地,所述第一屏蔽体和所述第三屏蔽体均沿垂直于所述射线通道的延伸方向可滑移地设置在所述本体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屏蔽体可沿所述射线通道的延伸方向滑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君和信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君和信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95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