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发热数控机床的油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79910.2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7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费思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费思远 |
主分类号: | B23Q11/12 | 分类号: | B23Q1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008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热 数控机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发热数控机床的油冷装置。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数控机床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加工问题,是一种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动化机床,现有的数控机床的油冷机构通常是通过水冷结构和散热器对输油管进行冷却,冷却效果不好,同时容易缩短油冷装置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发热数控机床的油冷装置,可以对循环流动的油进行多次冷却,冷却效果好,冷却效率高,并且能够通过油对数控机床进行冷却,还可以对储油箱内部的水含量进行检测,便于及时对储油箱内部的水进行清理,方便整个装置的维护,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发热数控机床的油冷装置,包括密封水槽,所述密封水槽的内部设有呈S形分布的输油管,且输油管的出油管口和进油管口均位于密封水槽的外侧,所述密封水槽的侧面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固定环,且密封水槽的左端设有进水管,所述密封水槽的右端设有出水管,所述输油管的出油管口设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侧面设有第一单向阀,且出油管远离输油管的一端与储油箱的进油管口连接,所述储油箱的右侧面下端设有第一油泵,所述第一油泵通过固定座与储油箱固定连接,且第一油泵的进油口通过第一抽油管与储油箱的出油口连接,且第一油泵的出油口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侧面设有第三单向阀,且连接管远离第一油泵的一端与冷却箱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冷却箱的前表面设有冷却装置,且冷却箱的上表面中部设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冷却箱的右侧面下端设有第二油泵,所述第二油泵通过安装座与冷却箱固定连接,且第二油泵的进油口通过第二抽油管与冷却箱的出油口连接,且第二油泵的出油口设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远离第二油泵的一端与输油管的进油管口连接,且进油管的侧面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的输入端均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第二导热杆,所述第二导热杆的侧面中部与冷却箱的前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二导热杆的前表面设有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二导热板的前表面设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前表面设有第一散热器,所述第一散热器的前表面设有第一风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和第一风扇的输入端均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导热杆和半导体制冷片与第二导热板的连接处均设有导热硅胶,且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面通过导热硅胶与第二导热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风扇有四个,且四个第一风扇在第一散热器的前表面呈矩形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油箱的侧面设有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二散热器的侧面设有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油管的侧面上端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导热杆,所述第一导热杆的上表面与第一导热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热板的侧面设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有八个,且八个第一固定环呈矩形在第一导热板的侧面均匀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油管的进油管口和出油管口均设有管道接头,且输油管的进油管口通过管道接头与进油管的出油管口连接,且输油管的出油管口通过管道接头与出油管的进油管口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油箱的前表面下端设有水含量检测仪,所述水含量检测仪与PLC控制器双向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油箱的前表面下端设有第一温度检测仪,所述冷却箱的上表面左端设有第二温度检测仪,且第一温度检测仪和第二温度检测仪均与PLC控制器双向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费思远,未经费思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99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淬火感应器快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数控加工切屑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