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视线追踪方法和装置、智能眼镜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79935.2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3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井杨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F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张京波;曲鹏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线 追踪 方法 装置 智能 眼镜 | ||
1.一种视线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四个红外采集器分别在一个眼睛的四个角部采集完整的眼睛的红外图像,包括:
接收多个红外采集器在不同位置采集所述一个眼睛的红外图像;
对多个红外图像进行图像矫正处理,使所述多个红外图像对齐;按照预先设置的可信度,分别对所述多个红外图像进行可信处理,获得多个灰阶图像;将所述多个灰阶图像叠加,将多个红外图像转换成所述一个眼睛的具有256个灰阶的灰阶图像;所述预先设置的可信度是根据多个红外采集器的采集位置预先设置的;所述可信度表示图像中某位置反映真实程度的可信程度,或图像准确性的可靠程度,所述红外采集器对距离较近物体成像的可信度大于对距离较远物体成像的可信度;
采用四方向比对法对所述灰阶图像进行处理,获得瞳孔和光斑的中心坐标;
根据所述瞳孔和光斑的中心坐标,确定眼睛视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线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四方向比对法对所述灰阶图像进行处理,获得瞳孔和光斑的中心坐标,包括:
将眼睛的灰阶图像划分为多个子区,对每个子区的像素进行均化处理,得到每个子区的灰度值;
将每个子区的灰度值分别与预设的瞳孔阈值和光斑阈值进行比较,若子区的灰度值小于或等于瞳孔阈值,则判定该区域为瞳孔区,若子区的灰度值大于或等于光斑阈值,则判定该区域为光斑区,否则为眼白区;
采用四方向比对法,判定瞳孔区的边界和光斑区的边界;
根据所述瞳孔区的边界确定瞳孔区域,根据所述光斑区的边界确定光斑区域;根据所述瞳孔区域确定瞳孔的中心坐标,根据所述光斑区域确定光斑的中心坐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线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四方向比对法,判定瞳孔区的边界和光斑区的边界,包括:
选定一瞳孔区或光斑区作为检查区,将所述检查区邻近的8个子区作为比较区,形成比对九宫格,对所述比对九宫格进行水平、垂直、左上右下、左下右上的比对,确定瞳孔区或光斑区的边界。
4.一种视线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红外采集器分别在一个眼睛的四个角部采集完整的眼睛的红外图像,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多个红外采集器在不同位置采集所述一个眼睛的红外图像;
灰度处理模块,包括矫正单元、可信单元和生成单元;所述矫正单元用于对多个红外图像进行图像矫正处理,使所述多个红外图像对齐;所述可信单元用于按照预先设置的可信度,分别对所述多个红外图像进行可信处理,获得多个灰阶图像;所述生成单元用于将所述多个灰阶图像叠加,将多个红外图像转换成所述一个眼睛的具有256个灰阶的灰阶图像;所述预先设置的可信度是根据多个红外采集器的采集位置预先设置的;所述可信度表示图像中某位置反映真实程度的可信程度,或图像准确性的可靠程度,所述红外采集器对距离较近物体成像的可信度大于对距离较远物体成像的可信度;
坐标获取模块,用于采用四方向比对法对所述灰阶图像进行处理,获得瞳孔和光斑的中心坐标;
视线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瞳孔和光斑的中心坐标,确定眼睛视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视线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标获取模块包括:
划分单元,用于将眼睛的灰阶图像划分为多个子区,对每个子区的像素进行均化处理,得到每个子区的灰度值;
判断单元,用于将每个子区的灰度值分别与预设的瞳孔阈值和光斑阈值进行比较,若子区的灰度值小于或等于瞳孔阈值,则判定该区域为瞳孔区,若子区的灰度值大于或等于光斑阈值,则判定该区域为光斑区,否则为眼白区;
比对单元,用于采用四方向比对法,判定瞳孔区的边界和光斑区的边界;
坐标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瞳孔区的边界确定瞳孔区域,根据所述光斑区的边界确定光斑区域;根据所述瞳孔区域确定瞳孔的中心坐标,根据所述光斑区域确定光斑的中心坐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视线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比对单元,具体用于选定一瞳孔区或光斑区作为检查区,将所述检查区邻近的8个子区作为比较区,形成比对九宫格,对所述比对九宫格进行水平、垂直、左上右下、左下右上的比对,确定瞳孔区或光斑区的边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993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