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关于倒车入库的辅助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0042.X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6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娟 |
主分类号: | B60W40/08 | 分类号: | B60W40/08;B60K28/06;B60R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关于 倒车 入库 辅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系统,具体涉及关于倒车入库的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加之汽车技术的不断改进创新,如今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随着而来的是汽车事故的频发。由此,保障行车安全成为汽车技术领域中尤为重要的一环。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事故已成为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据统计,因公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已居非自然死亡人数之首;有数据显示,由驾驶员人为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造成伤亡的比例最高,而疲劳驾驶是其中之一。使得国内外疲劳驾驶系统的研究越来越多,主要采用人脸识别技术,传感器检测,车道偏移等技术。
但是成本非常的昂贵,无法达到每辆运营车辆都有资金使用,所以我们需要一种价格低廉单效果很好的防疲劳系统,汽车事故中,由于倒车发生车辆受损的情况越来越多,因为在倒车的时候,对于新手来说,后视镜是不能满足需求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一种价格低廉单效果很好的防疲劳系统,汽车事故中,由于倒车发生车辆受损的情况越来越多,因为在倒车的时候,对于新手来说,后视镜是不能满足需求的,目的在于提供关于倒车入库的辅助系统,解决需要一种价格低廉单效果很好的防疲劳系统,汽车事故中,由于倒车发生车辆受损的情况越来越多,因为在倒车的时候,对于新手来说,后视镜是不能满足需求的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关于倒车入库的辅助系统,包括方向盘和发动机,所述方向盘中间位置设置人脸识别仪,所述人脸识别仪的镜头针对驾驶位,采集驾驶位的图像信息发送至CPU处理器;所述发动机连接行使计时器,所述行使计时器记录发动机工作时间,发送时间信息到CPU处理器;所述CPU处理器接收上述信息,发动机时间信息超过安全值H,或图像信息中的眼皮关闭时间2秒以上时,CPU处理器发送震动信息到震动模块,所述震动模块安装在座椅下侧,接收CPU处理器发送的震动信息,震动驱使座椅;震动模块工作5分钟内,CPU处理器未检测到发动机停止,发送报警信息到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接收CPU处理器的报警信息,控制LED灯闪烁,控制音响工作;报警模块工作5分钟内,CPU处理器未检测到发送机通知,发送危险驾驶信息到上位机,所述上位机接收CPU处理器发送的信息;还包括广角摄像头和距离传感器,所述广角摄像头数量为2,分别设置在后挡风玻璃和后备箱盖板上,采集上图像信息和下图像信息,军阀送值CPU处理器;所述距离传感器数量为2,分别设置在车尾部的左右两端,采集左右两端的的距离信息发送至CPU处理器;所述CPU处理器,接收上图像信息和下图信息,通过显示器显示,接收距离信息,通过防撞模块判断;所述防撞模块根据车身定位坐标存储器判断距离信息的坐标位置,小于车身定位坐标阈值V时,发送提醒信息到CPU处理器;所述CPU处理接收提醒信息发送至语音模块和辅助停车模块;所述辅助停车模块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设置在发送机与电源的连接电路上。采用两个广角摄像头来分开采取车身后方的情况,一个广角摄像为传统的安装位置,另一个广角摄像头安装在高处,可以更加好的采取视野;其次采用的预先设置阈值V,由于停车区不是每一个都为矩形或者规则的图像,避免不规则停车位,采用了距离传感器,通过视野的直观看,通过距离传感器的探测,可以更加充分的改善这一问题,使得倒车事故大大减小,所述人脸识别仪是市面上常见的,镜头朝向驾驶员面部,用来检测驾驶人员的眼睛眼皮睁开张度,并将信息传送到CPU处理器。人脸识别仪与CPU处理器接口相连接。所述的LED灯是在系统检测出驾驶员出现疲劳状态时,自动开启,目的是为了提醒前后车辆行车距离。所述的行驶计时器,是一款专门检测汽车行驶时长的软件,从而得知汽车的行驶时长,得知的数据直接传输给CPU处理器,本系统是在驾驶员处于疲劳状态并且在持续的提醒下仍然处于疲劳状态时,发送至上位机,通过后台的管理人员强制命令停止休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娟,未经李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00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