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植筋打孔的辅助固定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0103.2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6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曾时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时 |
主分类号: | B28D1/26 | 分类号: | B28D1/26;B28D7/04;B28D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打孔 辅助 固定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适用于植筋打孔的辅助固定设备。
背景技术
植筋技术是一项针对混凝土结构较简捷、有效的连接与锚固技术;可植入普通钢筋,也可植入螺栓式锚筋;现已广泛应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如:施工中漏埋钢筋或钢筋偏离设计位置的补救,构件加大截面加固的补筋,上部结构扩跨、顶升对梁、柱的接长,房屋加层接柱和高层建筑增设剪力墙的植筋等。在混凝土结构底部向上打孔是一种常见的打孔作业方式,尤其是在建筑行业和家装行业使用较多。现有钻孔方法往往是登高,手持电锤作业,这种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电锤重量大,工人劳动强度大;2、手持电锤钻孔的方向有较强的随机性,不能保证孔深方向与混凝土表面垂直;3、手持电锤钻孔时工人面部距离工作面较近,灰尘经常会落入工人的眼睛或吸入体内,对健康不利;4、由于建筑高度原因,手持电锤钻孔时,往往要在脚手架上才能够到板底,移动位置时要连带脚手架一起移动,较麻烦,工作效率不高。
对顶面钻孔位置失准,钻孔作业以及所钻的孔都会产生很多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会给后期各种材料的安装带来许多难以解决的安装误差,从而造成工程质量的下降,且人工打孔劳动强度大,调整位置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顶面钻孔位置失准,钻孔作业以及所钻的孔都会产生很多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会给后期各种材料的安装带来许多难以解决的安装误差,从而造成工程质量的下降,且人工打孔劳动强度大,调整位置不方便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适用于植筋打孔的辅助固定设备,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适用于植筋打孔的辅助固定设备,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导向槽,导向槽内设置有滑动块,滑动块上设置有安装座,且安装座能够随滑动块在导向槽内滑动;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承力杆,承力杆上贯穿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上连接有三根连杆,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其中一根连杆上固定有电锤,通过安装座在导向槽内的滑动,调整安装座的位置,即可调整电锤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通过转动杆和承力杆所组成的杠杆结构,转动转动杆,即可使电锤上下移动,即可调整电锤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块上贯穿设置有螺杆,螺杆一端与所述导向槽相连,另一端位于所述支撑架外,滑动块与螺杆旋合,且螺杆能够绕其自身轴线方向转动,转动螺杆时,滑动块沿螺杆移动,即可调整电锤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位于所述支撑架外的一端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带动螺杆转动,驱动装置可采用市面上常见的驱动装置,如电机等。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槽内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滑动块上设置有凸起,限位槽和凸起嵌合,且凸起能够在限位槽中滑动,限位槽和凸起的作用是避免滑动块从导向槽中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手柄,便于操作人员使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适用于植筋打孔的辅助固定设备,通过安装座在导向槽内的滑动,调整安装座的位置,即可调整电锤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通过转动杆和承力杆所组成的杠杆结构,转动转动杆,即可使电锤上下移动,即可调整电锤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导向槽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限位槽和凸起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支撑架,2-导向槽,3-滑动块,4-安装座,5-承力杆,6-转动杆,7-连杆,8-电锤,9-螺杆,10-驱动装置,11-限位槽,12-凸起,13-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时,未经曾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01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自粘铜塑复合带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单晶硅切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