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泵驱动的苯塔分馏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80676.5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5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魏志强;袁忠勋;张方方;张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00 | 分类号: | B01D3/00;B01D3/14;B01D3/32;B01D3/42;C07C7/04;C07C15/04;C07C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孙向民;廉莉莉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分馏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泵驱动的苯塔分馏装置及方法。所述热泵驱动的苯塔分馏装置包括:苯塔;压缩预热器,通过第一截止阀连通苯塔塔顶;压缩机,连通压缩预热器;热泵再沸器,连通压缩机和压缩预热器,且连通苯塔底部;泄压阀,连通压缩预热器;塔顶余热回收换热器,通过第二截止阀连通泄压阀,通过第三截止阀连通苯塔塔顶;塔顶回流罐,连通塔顶余热回收换热器;塔顶回流泵,连通塔顶回流罐和苯塔顶部;塔底再沸器,连通苯塔底部。本发明利用苯塔将苯和C7‑C9芳烃进行分离,通过提高苯塔操作压力,并设置热泵驱动苯塔,使热泵再沸器分担总再沸负荷的60‑80%,合理降低了苯塔再沸能耗,具有明显的节能降耗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芳烃分离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热泵驱动的苯塔分馏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芳烃抽提是石化企业从重整产物中分离芳烃的重要组成装置,在工业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是液-液溶剂抽提法和溶剂抽提蒸馏法。其中,国内石化企业多采用抽提蒸馏技术进行芳烃回收,其工作原理是用高选择性的溶剂改变进料组分的相对挥发度。在芳烃和非芳烃共存的混合物中,由于溶剂的作用,非芳烃组分的相对挥发度被提高,这种提升使得非芳组分可在传统的蒸馏塔中被蒸到塔的顶部,同时芳烃在塔底富集。
芳烃精馏部分一般包括白土塔、苯塔和甲苯塔。抽提蒸馏部分的抽出物混合芳烃可能含有痕量的烯烃和其它杂质,会显著地影响到苯和苯产品的酸洗比色指标。为了除去这些痕量杂质,抽出物在分馏前需先经白土处理。从白土塔底出来的混合芳烃与塔进料换热后进入苯塔中部。苯塔进行精馏,苯产品从塔上部抽出。苯塔底产物送至甲苯塔进行分离。甲苯塔塔顶产品为甲苯,甲苯塔塔底C7-C9芳烃产品送至连续重整装置的重整油分馏塔。苯塔再沸器一般以装置工艺物流或1.0MPa蒸汽作为热源。苯塔再沸能耗约占芳烃精馏部分能耗的20-40%,对其开展节能研究,对于芳烃抽提装置、芳烃精馏部分的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
热泵与水泵相仿,从低温热源吸收热量,然后向高温热阱放出热量,相当于将热量从低温转移到高温,故形象地称为热泵。热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24年卡诺循环的发表,它奠定了热泵的理论基础。热泵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四大部件构成。热量的传递由一定的工质完成,在蒸发器中工质在较低的温度下蒸发,吸收热量,本身由液态变为气态,而被冷却的物料温度降低,然后气相工质进入压缩机,压缩到较高压力,压缩后工质的温度升高,遂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工质放出热量,本身变成液体。液态工质经膨胀阀膨胀到低压后温度降低,再次进入蒸发器,这样就完成了一个热力循环。
热泵循环中的冷凝器和蒸发器均是相对工质而言的。工质在冷凝器中冷凝,于是放出热量,故对物料而言冷凝器实际是相当于加热器的作用,工质在蒸发器中蒸发,本身吸收热量,故对物料而言蒸发器实际是相当于冷却器的作用。热泵应用于精馏塔,塔顶冷凝器对于热泵而言就是蒸发器;塔釜再沸器对于热泵来说就是冷凝器。伴随炼化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的逐步深入,热泵技术逐步成为精馏塔节能的技术手段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泵驱动的苯塔分馏装置及方法,其能合理降低能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泵驱动的苯塔分馏装置,其包括:苯塔;压缩预热器,通过第一截止阀连通苯塔塔顶;压缩机,连通压缩预热器;热泵再沸器,连通压缩机和压缩预热器,且连通苯塔底部;泄压阀,连通压缩预热器;塔顶余热回收换热器,通过第二截止阀连通泄压阀,通过第三截止阀连通苯塔塔顶;塔顶回流罐,连通塔顶余热回收换热器;塔顶回流泵,连通塔顶回流罐和苯塔顶部;塔底再沸器,连通苯塔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热泵驱动的苯塔分馏装置还包括苯产品冷却器和/或塔底产品冷却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06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