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消化液采集与回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1254.X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7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宇;焦亚桂;姚学权;沈立宗;张晓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药城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消化液 采集 装置 | ||
1.一种智能消化液采集与回输装置,包括按照消化液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吸取管(1)、消化液盛装容器和回输管(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灭菌机构(3)和包围设置在消化液盛装容器外的保温机构(4),所述的消化液盛装容器包括按照消化液流动方向依次连通的收集容器(5)、过滤机构(6)和储存容器(7),所述过滤机构(6)和储存容器(7)之间设有第一动力泵(8),储存容器(7)与回输管(2)之间设有第二动力泵(9),储存容器(7)表面设有温度传感器(10),吸取管(1)和回输管(2)上分别设有压强传感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消化液采集与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机构(6)和储存容器(7)之间设有三通阀(12),三通阀(12)的三个端口分别连通过滤机构(6)、储存容器(7)和回输管(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消化液采集与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容器(5)底部设有粗滤网(13),所述粗滤网(13)为硬质材料制成的网孔结构,所述的过滤机构(6)与收集容器(5)分离设置并通过管道连接,过滤机构(6)的连接管插入收集容器(5)内并且管口设置在粗滤网(13)之下,过滤机构(6)内设精滤层(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消化液采集与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机构(6)与收集容器(5)一体式设置,过滤机构(6)按照消化液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粗滤网(13)和精滤层(14),所述粗滤网(13)为硬质材料制成的网孔结构,粗滤网(13)为圆锥型并向来液方向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智能消化液采集与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储存容器(7)竖直设置,储存容器(7)设有进液管(15)、排气管(16)和出液管(17),进液管(15)的一端伸出储存容器(7),另一端插入储存容器(7)顶部,出液管(17)的一端伸出储存容器(7),另一端伸入到储存容器(7)底部,排气管(16)管口设有过滤灭菌塞(18),所述出液管(17)与回输管(2)通过阀门控制是否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消化液采集与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机构(4)包括保温套(19)、液囊(20)和加热元件,保温套(19)与液囊(20)相互连通并且充满保温液,保温套(19)与液囊(20)之间设有调节阀(21),保温套(19)与液囊(20)具有弹性可发生形变。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消化液采集与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灭菌机构(3)包括细菌过滤膜(10)和加压泵,细菌过滤膜(22)的孔径为0.2微米,所述灭菌机构(3)连接在过滤机构(6)和储存容器(7)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消化液采集与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灭菌机构(3)包括均匀设置在消化液盛装容器外的冷阴极紫外线灯管(23),所述冷阴极紫外线灯管(23)波长为240~280n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消化液采集与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泵(8)和第二动力泵(9)均为蠕动泵,所述的回输管(2)和吸取管(1)内设有止逆结构,回输管(2)和吸取管(1)的管口设有可拆卸的密封盖。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智能消化液采集与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容器(5)设有外压连接管(24),所述外压连接管(24)的一端与收集容器(5)的顶部连通并与内壁齐平,另一端连接外压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125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