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环氧化反应的反应器的切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81371.6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19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殷家云;吴德荣;张斌;何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8/00 | 分类号: | B01J8/00;C07D301/12;C07D30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张惠明 |
地址: | 20012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氧化 反应 反应器 切换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环氧化反应的反应器的切换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工作量大、安全可靠性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用于环氧化反应的反应器的切换方法,将反应器进行正常工况和再生工况的自动切换,保留原有联锁功能,无需人工手动操作,正常工况与再生工况切换时间从80~120秒降低到0.1秒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环氧丙烷装置反应器自动切换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环氧化反应的反应器的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在双氧水法生产环氧丙烷的工艺装置生产过程中,发生环氧化放热化学反应,其反应的热量需要撤走,以保证化学反应器能够连续、平稳、安全、可靠地运行。现有技术中的CN200910259974.0一种气流床反应器的混合雾化器冷却保护系统,公开了该系统由十二个子系统组成,能够有效保护设备,提高气流床反应器的开工率,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CN201620097954.3适用于放热速率快且放热量大的连续化安全反应器,公开了一种安全反应器,该安全反应器能够改善工作环境,而且安全可靠。CN201310683291.4制备环氧丙烷的方法,公开了丙烯与双氧水原料混合进入含有n个串联反应器的工艺装置中的每一个反应器,当其中一个反应器催化剂失活后,可从工艺装置中隔离出该反应器,进行催化剂再生操作的技术方案。
现有技术中,CN200910259974.0和CN201620097954.3仅仅公开了在正常操作工况下安全操作的方法,由于只考虑正常操作工况下的保护功能,一旦反应器进入再生操作工况,需要将反应器从工艺流程中切换出来,转入手动模式,才能完成反应器的再生操作。CN201310683291.4虽然公开了正常操作工况切换再生操作工况的方法,但是该方法需要大量阀门组合,工程投资高,而且仍然是手动切换。所以,现有技术反应器再生时,需要将反应器的联锁切至旁路,此时反应器缺少联锁保护,或者需要人为的将部分阀门强制操作到“开”或“关”的位置,操作工作量大,还可能出现人为操作失误的危险情况。由此,现有技术存在工程投资高、操作工作量大、安全可靠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操作工作量大、安全可靠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用于环氧化反应的反应器的切换方法,具有操作工作量小、安全可靠性好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环氧化反应的反应器的切换方法,设计“正常投运”与“再生运行”两种操作模式,两种不同的操作模式能在自控仪表的操作站或者辅助操作台上实现一键切换;在“正常投运”模式下,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的联锁保护功能正常运行,完全可以满足保护工艺设备的要求;而切换至“再生运行”时,该反应器进入特殊的再生工况联锁保护状态,此时原来的联锁功能包括以下几种变换方式:(1)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及其出口的飞温保护仍然存在,但是联锁温度的设定值自动改变为再生时的保护值;(2)撤热冷却水的低压力保护仍然存在,防止撤热冷却水停运造成的超温危险;(3)再生时,反应器的工艺物料停止进料,进料流量保护将被自动旁路,不再有效,同时为了防止再生运行时反应器误操作进料,工艺物料进出料阀门将通过联锁系统强制关闭;(4)设计反应器入口到出口的再生旁路管线,“再生运行”操作模式下,将旁路管线阀门自动打开,保证反应器再生操作时,主流程仍然“正常投运”;(5)反应器再生时,所有会间接触发主流程其他部位联锁动作的信号全部被旁路并无效化;(6)流程其他部分的故障停车信号也不会影响反应器的再生操作。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环氧化反应为双氧水法制备环氧丙烷,环氧丙烷装置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正常投运”操作模式的反应温度为10~100℃,反应压力为1.0~5.0MPaG,丙烯重量空速0.2~9.0h-1;“再生运行”操作模式的再生温度为200~260℃,再生压力为0.4~2.0MPa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13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液分离进料的化工用反应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加氢催化剂装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