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浇筑模架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1475.7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5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戴兴民;董贤顺;曹德更;张朋;戴兵;董君;米献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六局集团地铁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10 | 代理人: | 李景华 |
地址: | 100023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浇筑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混凝土浇筑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依次连接的模架主体,所述模架主体包括可升降、可移动的底座(2),所述底座(2)通过若干立柱(3)固定连接位于该底座(2)上方的顶部拱架(5),所述顶部拱架(5)的两侧各铰接有边墙拱架(6),所述边墙拱架(6)与距离其最近的立柱(3)之间连接有若干可拆卸的顶丝(8),所述顶部拱架(5)与所述边墙拱架(6)上均铺装有若干钢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浇筑模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立柱(3)之间通过横撑(4)固定连接,所述立柱(3)与所述横撑(4)之间通过连接钢板(9)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浇筑模架,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模架主体通过纵向连接件(11)依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浇筑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拱架(5)、底座(2)均通过连接钢板(9)与所述立柱(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浇筑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与所述顶部拱架(5)之间以及相邻两所述立柱(3)之间均设置有临时支撑件(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浇筑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与地面之间设置有由槽钢(12)和钢管(13)构成的移动机构或者所述底座(2)与地面之间设置有由三角木(1)构成的支撑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的高度小于所述支撑机构的高度。
7.一种混凝土浇筑模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顶部拱架(5)通过立柱(3)固定在底座(2)上方,将所述顶部拱架(5)的两侧各铰接一边墙拱架(6)后组装成模架主体,并在所述顶部拱架(5)和边墙拱架(6)上铺装钢模板;
S2将多个所述模架主体通过纵向连接件(11)依次连接好后组装成混凝土浇筑模架;
S3将所述底座(2)托起,在所述底座(2)的下方铺设好槽钢(12)和钢管(13)后,将所述底座(2)放置在所述槽钢(12)上,此时所述底座(2)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1,随后将所述混凝土浇筑模架移动至需浇筑混凝土的位置;
S4再次将所述底座(2)托起,将所述底座(2)下方的所述槽钢(12)、钢管(13)拆除,并在所述底座(2)的下方放置三角木(1)后,将所述底座(2)支撑在所述三角木(1)上,此时所述底座(2)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2,需保证h2>h1;
S5在所述立柱(3)和边墙拱架(6)之间安装顶丝(8)以将所述边墙拱架(6)固定,随后浇筑混凝土;
S6待混凝土的硬度达到要求后将所述顶丝(8)拆除,并在所述底座(2)下方再次铺设好所述槽钢(12)和钢管(13)后将所述底座(2)下方的所述三角木(1)拆除,随后将所述混凝土浇筑模架移动至下一个需浇筑混凝土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浇筑模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钢(12)的端部设置有倒链,通过转动倒链来带动所述混凝土浇筑模架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浇筑模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和S4中,通过撬棍或千斤顶来将所述底座(2)托起。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浇筑模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5中,浇筑混凝土前,需在所述钢模板上涂模板漆或脱模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六局集团地铁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六局集团地铁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147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预应力装配式挡土墙及其装配方法
- 下一篇:一种管廊节段安装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