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膨胀珍珠岩保温板的粉体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82052.7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42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谢思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思松 |
主分类号: | C04B7/26 | 分类号: | C04B7/26;C04B7/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杨春女 |
地址: | 236227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膨胀 珍珠岩 保温 固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膨胀珍珠岩保温板的粉体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发电烟筒灰50~60份、工业硫酸铝3~8份、活性二氧化硅5~10份、水泥熟料粉25~35份、氟石粉8~12份与缓凝剂0.5~1份,将发电烟筒灰、工业硫酸铝、活性二氧化硅、水泥熟料粉、氟石粉与缓凝剂制成粉体固化剂,实现工矿废弃料的再利用,制成的粉体固化剂具有石膏的速凝性、水泥的高强性;而且是低碱性,显著减少了保温板出现返碱、剥落现象;还具有消除放射性物质的作用以及在成型过程中,能够灵活控制成型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膨胀珍珠岩保温板的粉体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节能是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扶持的行业。目前,建筑节能材料主要分为无机保温轻骨料和有机保温轻骨材料,但是由于材料化学性质的特点,不论是无机体系还是有机体系,都无法同时兼顾保温节能性能和消防安全的要求。从保温性能而言,有机材料优于无机材料;从消防安全性能而言,无机保温材料又略胜一筹。近年来,无机保温材料中膨胀珍珠岩以其优良的防火性能,对环境无污染等优势正逐步成为无机外墙保温材料的首选。
目前,现有专利中申请公布号为CN10594863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憎水型改性膨胀珍珠岩保温板及其生产方法,包括水泥25~40份、粉煤灰5~8份、三乙氧基硅烷2~5份、聚丙烯酸酯乳液5~10份、改性膨胀珍珠岩50~7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7~2.9份、添加剂5~10份、生石灰1~3份、PP纤维0.1~0.5份、碳纤维0.5~2份、硅藻土5~10份、硅酸钠4~10份和水10~20份,本发明有效利用工矿废弃料制备膨胀珍珠岩保温板,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但是,这种保温板在制备过程中,采用粉煤灰、生石灰、硅藻土、硅酸钠作为粉体固化剂添加至水泥、膨胀珍珠岩体系内,使得保温板的成型体系呈强碱性,在使用过程中经过风吹日晒和雨淋,在墙体表面呈现出白花花的物质,造成严重的返碱、剥落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膨胀珍珠岩保温板的粉体固化剂,作为外墙保温材料的添加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粉体固化剂呈强碱性易于返碱的缺陷,具有优异的抗碱性。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膨胀珍珠岩保温板的粉体固化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发电烟筒灰 50~60份、工业硫酸铝 3~8份、活性二氧化硅 5~10份、水泥熟料粉 25~35份、氟石粉 8~12份与缓凝剂 0.5~1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烟筒灰是钢铁轻骨料经中频炉烧出来的,也叫硅硫酸钙漂珠,具有良好的活性,作为一种优质水泥生料大量地添加到水泥熟料中,能够提高水泥的早期强度,降低水泥的成本,并且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
工业硫酸铝为白色结晶体,在空气中长期存放易吸潮结块,易溶于水,水溶液成酸性,难溶于醇;主要用作造纸施胶剂和饮用水、工业用水及废水处理的絮凝剂,还是生产人造宝石和其他铝盐,如氨明矾、钾明矾、精制硫酸铝的原料;另外,硫酸铝还广泛用于优质澄清剂、石油除臭脱色剂、混凝土防水剂、高级纸张锻白,钛白粉后薄膜处理和催化剂载体的生产,在本发明有助于增强粉体固化剂的速凝作用;
活性二氧化硅是极其重要的超微细无机新材料之一,由于其粒径很小,因此表面积较大,表面吸附力强,表面能大,化学纯度高、分散性能好、热阻、电阻等方面具有特异的性能,以其优越的稳定性、补强性、增稠性和触变性,在众多学科及领域内独具特性,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并广泛应用在各行业作为添加剂、催化剂载体、石油化工、脱色剂、消光剂、橡胶补强剂、塑料充填剂、油墨增稠剂、金属软性磨光剂、绝缘绝热填充剂,高级日用化妆品填料及喷涂材料、医药、环保等各种领域,在本发明中,活性二氧化硅使得粉体固化剂具有优异的高强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思松,未经谢思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20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