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覆膜金属带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2106.X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8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胡剑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剑民 |
主分类号: | H01B7/22 | 分类号: | H01B7/22;B32B7/12;B32B15/085;B32B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6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 ||
本申请是名称为:一种线缆用覆膜金属带、申请日为:2016年12月15日、申请号为:201611158062.0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电缆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覆膜金属带。
背景技术
线缆技术中,为了提高阻水、屏蔽、抗压等性能,能常采用金属带,由于铝具有重量轻、价格低的优点,故铝带大量使用;另一方面,由于钢原料丰富,且具有较高的强度,故钢带也常常被采用。铝带或钢带在线缆中使用时,由于其自身与塑料的粘结性能相对较差,故需在其表面进行覆膜处理,现有技术中,由于覆膜质量不高,故常常使线缆产品的粘结强度不合格,这对于线缆的性能及寿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行业内期待具有较高粘结强度的钢、铝带出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揭示一种覆膜金属带,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覆膜金属带,它是由基带、粘结或贴合在基带上表面的第一覆膜层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的上表面并不是平面。
一种覆膜金属带,它是由基带、粘结或贴合在基带上表面的第一覆膜层、粘结或贴合在基带下表面的第二覆膜层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中,至少有一个不是平面。
上述所述的一种覆膜金属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的不是平面的表面具有多个凹槽。
上述所述的一种覆膜金属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与基带长度方向的边缘相平行的多个第一类磨砂条。
上述所述的一种覆膜金属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与基带长度方向的边缘相倾斜的多个第一类磨砂条。
上述所述的一种覆膜金属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与基带长度方向的边缘相倾斜的多个第一类磨砂条及与基带长度方向的边缘相倾斜的多个第二类磨砂条,第一类磨砂条与第二类磨砂条是不平行的。
上述所述的一种覆膜金属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是连续的或者是断续的,连续时呈线条状,不连接时呈坑形状;线条状时,是通过硬物划出的,坑状时是通过坚硬物质磨出或冲压出的。
上述所述的一种覆膜金属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的厚度为0.08~0.50mm。
上述所述的一种覆膜金属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带为钢带或铝带。
上述所述的一种覆膜金属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层的材料为聚乙烯或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或聚酯或聚丙烯,或者,所述覆膜层是由按重量份计的以下材料制成的:聚乙烯60~80份、聚丙烯10~20份、邻苯二甲酸丁二脂5~10份、环氧树脂12~16份、甲基纤维素3~7份、聚乙烯醇2~6份、二苯胺1~3份、硅油1~2份、二丁基羟基甲苯1~2份、市售型号为UV-327紫外吸收剂1~2份。
本发明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技术效果:粘结力更强、易于制造、成本相对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实例1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实例2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基带的一段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基带的一段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基带的一段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实施实例1中取一段开剥开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如下:1—基带、2—第一覆膜层、3—第二覆膜层、10—第一类磨砂条、100—第二类磨砂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公众能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实例1
请见图1及图3至图6,一种覆膜金属带,它是由基带1、粘结或贴合在基带1上表面的第一覆膜层2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的上表面并不是平面。
上述所述的一种覆膜金属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的上表面具有多个凹槽。
上述所述的一种覆膜金属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与基带长度方向的边缘相平行的多个第一类磨砂条10。
上述所述的一种覆膜金属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与基带长度方向的边缘相倾斜的多个第一类磨砂条10。
上述所述的一种覆膜金属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与基带长度方向的边缘相倾斜的多个第一类磨砂条10及与基带长度方向的边缘相倾斜的多个第二类磨砂条100,第一类磨砂条与第二类磨砂条是不平行的。
实施实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剑民,未经胡剑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21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洋探测用可调式漂浮光电混合缆
- 下一篇:一种防紫外线电缆成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