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锂硫电池的极性粘接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2175.0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3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熊杰;陈伟;雷天宇;邬春阳;戴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4/04;H01M4/139;H01M10/058;C08G81/00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51203 | 代理人: | 吴姗霖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电池 极性 粘接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极性粘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剂是由聚乙烯亚胺和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按照摩尔比为1:(0.5~4)的比例在100~150℃温度下反应得到的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性粘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亚胺的分子量为600~1000g/mol;所述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的分子量为200~800g/mol。
3.一种极性粘接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以聚乙烯亚胺为溶质,除水的DMF为溶剂,配制聚乙烯亚胺的浓度为0.1~0.5mol/L的混合液A;
步骤2:以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为溶质,除水的DMF为溶剂,配制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的浓度为0.05~0.5mol/L的混合液B;
步骤3:将烧瓶置于油浴锅中,通入氮气或氩气作为保护气体,然后向烧瓶中加入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A,采用冷凝回流的方式,在100~150℃温度下搅拌1~30s;
步骤4:以1~10滴/秒的速率向步骤3处理后的混合液A中加入步骤2配制的混合液B,在氮气或者氩气保护下,保持100~150℃温度反应3~6h;其中,混合液A中的聚乙烯亚胺与混合液B中的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的摩尔比为1:(0.5~4);
步骤5:反应完成后,在氮气或氩气保护气氛下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所述极性粘接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性粘接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聚乙烯亚胺的分子量为600~1000g/mol;步骤2所述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的分子量为200~800g/mol。
5.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极性粘接剂作为锂硫电池正极片粘接剂的应用。
6.权利要求3至4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得到的极性粘接剂作为锂硫电池正极片粘接剂的应用。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极性粘接剂制备锂硫电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硫、导电碳材料和极性粘接剂按照质量比为7:2:1的比例混合,得到的活性材料加入除水的DMF中,配制得到活性材料的浓度为0.03~0.2mg/uL的浆料,研磨均匀;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浆料均匀涂覆于铝箔表面,其中,硫在铝箔表面的涂覆量0.5~10mg/cm-2,然后置于真空烘箱中60℃干燥12~24h,压片,得到电池的正极片;
步骤3:组装锂硫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217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