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落叶铲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2627.5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1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四零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H1/08 | 分类号: | E01H1/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0 | 代理人: | 赵宇 |
地址: | 611730 四川省成都市德源镇(***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落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落叶铲。
背景技术
铲是由生产工具演变而成为古代战争的兵器和武术器械。中国商代有青铜铲,战国时期开始用铁铲。在现代生活中,主要用来对一些垃圾进行清扫,是一种环保所用的工具。
在秋天的时候,地面会有很多的落叶,每天,人们都需要对其进行清扫,然而现有的用于清扫落叶的落叶铲,在使用的时候,由于其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使用起来多有不便,而且效率也较为低下,其整体式的结构,携带起来也较为不方便,因此,现有的落叶铲实用性不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携式落叶铲。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落叶铲,包括铲身,所述铲身的底部两侧通过扭曲弹簧对称连接有斜板,且铲身的顶部焊接有下支板,所述下支板的顶部通过连接卡扣连接有上支板,所述上支板的顶部套设有碎叶仓,所述碎叶仓的内部底端对称设有碎叶齿轮,且碎叶仓的顶部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转轴与碎叶仓内部的叶轮传动连接,且电机的顶部焊接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的顶部开设有球状套孔,且第二把手的上方套设有第一把手,且第一把手底部的圆球体嵌设在第二把手的内侧,所述第一把手的顶部套设有防滑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碎叶仓的底部连接有吸尘管,且吸尘管套设在上支板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上支板的底部两侧对称设有套口,且套口的内径等于下支板顶部两侧设置的卡柱的外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卡扣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连接卡扣关于上支板的水平中线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圆球体的体积截面外径等于球状套孔的截面内径。
本发明中,该便携式落叶铲,首先,在其铲身的底部两侧均通过扭曲弹簧连接有斜板,斜板可任意翻转,当其处于倾斜状态时,可方便于落叶铲到铲身上,然后吸入到碎叶仓内,其次,由于碎叶仓内碎叶齿轮的设置,可将吸入到碎叶仓内的落叶进行搅碎处理,以节省碎叶仓内的空间,使得其可以吸入更多的落叶,从而不必经常倒出落叶,其单次使用时间更为长久,提高落叶的清扫效率,最后,由于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之间是通过圆球体嵌入到球状套孔内的,这样便可将第一把手任意转动,将其对折时,不打开位于第二把手上的开关,便可作为普通铲子使用,且碎叶仓和铲身之间的连接结构也是可拆卸的,从而使得该落叶铲功能更加丰富,使用更加方便,拼接式的设计,使得其便于携带,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携式落叶铲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携式落叶铲的碎叶仓和铲身之间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防滑套、2-第一把手、3-圆球体、4-球状套孔、5-第二把手、 6-电机、7-碎叶齿轮、8-上支板、9-吸尘管、10-铲身、11-斜板、12- 扭曲弹簧、13-碎叶仓、14-叶轮、15-套口、16-连接卡扣、17-下支板、18-卡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便携式落叶铲,包括铲身10,铲身10的底部两侧通过扭曲弹簧12对称连接有斜板11,且铲身10的顶部焊接有下支板17,下支板17的顶部通过连接卡扣16连接有上支板8,上支板8的顶部套设有碎叶仓13,碎叶仓13的内部底端对称设有碎叶齿轮7,且碎叶仓13的顶部连接有电机6,电机6通过转轴与碎叶仓 13内部的叶轮14传动连接,且电机6的顶部焊接有第二把手5,第二把手5的顶部开设有球状套孔4,且第二把手5的上方套设有第一把手2,且第一把手2底部的圆球体3嵌设在第二把手5的内侧,第一把手2的顶部套设有防滑套1。
碎叶仓13的底部连接有吸尘管9,且吸尘管9套设在上支板8 上,上支板8的底部两侧对称设有套口15,且套口15的内径等于下支板17顶部两侧设置的卡柱18的外径,连接卡扣16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连接卡扣16关于上支板8的水平中线对称,圆球体3的体积截面外径等于球状套孔4的截面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四零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四零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26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