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岛礁地下淡水模拟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82963.X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1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王鲁海;李海英;刘晓志;张永生;卢佳;罗小林;任家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04 | 分类号: | G01N2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魏彦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岛礁 地下 淡水 模拟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岛礁地下淡水模拟装置及方法,属于淡水资源利用领域。岛礁地下淡水模拟装置包括:降水机构,降水机构用于模拟自然环境的降水;渗流实验机构,渗流实验机构包括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二空间连通有第一流入口和第一流出口;环境液体循环机构,环境液体循环机构上具有第二流入口和第二流出口,环境液体循环机构用于为第二空间的内部提供循环水流。检测机构,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第一空间内部的含盐率。这种岛礁地下淡水模拟装置及方法可以方便对岛礁地下淡水的情况进行模拟,方便实验的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淡水资源利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岛礁地下淡水模拟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面积较小的珊瑚岛往往缺乏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生活用水来源为储存收集雨水,部分情况下可抽取地下水,在岛礁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淡水资源是决定其承载力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一般条件下,天然形成的岛屿地层中会形成如透镜形状的淡水储水层,称为“淡水透镜体”。淡水透镜体的维持和利用,是岛礁开发的关键因素。
单一特定岛礁淡水透镜体形态深度,与该岛礁的土壤性质、温度、降水特性、周边海域情况密切相关。预详细模拟某一岛礁的淡水透镜体情况,并将降水、洋流、潮汐等因素带来的影响同时纳入考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但对动态评估岛礁淡水资源却又不可或缺。为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模拟装置,可对岛礁地下淡水资源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模拟实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岛礁地下淡水模拟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岛礁地下淡水模拟装置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岛礁地下淡水模拟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岛礁地下淡水模拟方法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岛礁地下淡水模拟装置,包括:
降水机构,所述降水机构用于模拟自然环境的降水;
渗流实验机构,所述渗流实验机构包括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通过渗流通孔连接,所述第二空间连通有第一流入口和第一流出口;
环境液体循环机构,所述环境液体循环机构上具有第二流入口和第二流出口,所述第二流入口和所述第一流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流出口和所述第一流入口连通,所述环境液体循环机构用于为所述第二空间的内部提供循环水流。
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探头,所述检测探头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空间的内部,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空间内部的含盐率。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降水机构包括水流供应装置、第一箱体以及出水件,所述水流供应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一箱体中提供水流,所述出水件用于引导所述第一箱体内部的水流流出。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分隔件和封堵件,所述分隔件上设置有多个分隔通孔,多个所述分隔通孔在竖直方向上间隔排列,所述封堵件用于封堵所述分隔通孔。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渗流实验机构包括管柱顶节和管柱中间节,所述管柱顶节包括第一外圈、第一内圈以及第一连接件,所述管柱中间节包括第二外圈、第二内圈以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管柱顶节上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管柱中间节上的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内圈和所述第二内圈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内圈和所述第二内圈内部形成所述第一空间,所述第二内圈和所述第二外圈之间形成所述第二空间,所述第二内圈上设置有所述渗流通孔,所述第二外圈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流入口和所述第一流出口。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管柱中间节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管柱中间节之间依次连接,多个所述管柱中间节上的所述第二空间之间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29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云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无线实时社区医疗保健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