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螺纹摄像头自动调焦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2984.1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0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郭利鹏;何洪鑫;赵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艾微视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7/00 | 分类号: | H04N17/00;H04N5/232;G02B27/6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7 | 代理人: | 耿丹丹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若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纹 摄像头 自动 调焦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头组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螺纹摄像头自动调焦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车载摄像头已经成为有车族的标配,车载摄像头能非常实时的呈现视频和音频,可以为交通事故处理和定位提供更科学的依据,让我们的财产和人生安全得到了充分的保障,现有的车载摄像头有很多是带螺纹的摄像头,而带螺纹的摄像头在出厂前需要对其进行调焦操作,调整到最清晰的图像后进行固定,但是,现有的针对带螺纹摄像头的调焦操作大多还是采用流水线式的人工操作,生产效率低下,不能满足摄像头的高精度的需求,同时生产精度难以保证,已经跟不上自动化生产的时代潮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能够对带螺纹摄像头进行自动调焦,并且保证调焦精度的自动调焦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螺纹摄像头自动调焦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线性模组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线性模组连接,驱动所述线性模组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线性模组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和夹紧气缸,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调焦步进电机、调焦主动轮和两调焦从动轮,所述两调焦从动轮之间安装有惰轮,所述调焦步进电机与所述调焦主动轮固定连接,所述调焦主动轮、两调焦从动轮和惰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调焦从动轮上固定安装有夹持旋转包胶轮,所述夹紧气缸上安装有两夹爪,所述调焦从动轮与所述夹爪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上还安装有摄像头载具和图像采集装置,所述自动调焦机构还包括计算机,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与所述计算机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线性模组和第一驱动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摄像头载具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升降步进电机、升降主动轮和升降从动轮,所述升降步进电机和升降主动轮固定连接,所述升降主动轮和升降从动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升降从动轮与所述线性模组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主动轮和升降从动轮为齿形带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性模组上还固定安装有张紧装置,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张紧臂和张紧轮,所述张紧轮固定安装于所述张紧臂上,所述张紧臂与所述线性模组固定连接,所述张紧轮安装于所述调焦主动轮和调焦从动轮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张紧轮为齿形带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紧气缸安装有导轨,所述夹爪安装于所述导轨上,所述夹紧气缸通过所述导轨调节所述两夹爪之间的距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焦主动轮和两调焦从动轮均为齿形带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为图像采集卡。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带螺纹摄像头的自动调焦机构采用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线性模组上下运动,采用调焦步进电机和夹紧气缸配合,通过两包胶轮将摄像头夹紧并旋转,并通过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图像,直至输出最清晰的图像时,即完成调焦工作。自动化程度高,调焦精度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前景。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带螺纹摄像头的自动调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带螺纹摄像头的自动调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标记说明:100、第一支架;200、第二支架;10、线性模组;21、升降步进电机;22、升降主动轮;23、第一皮带;24、升降从动轮;30、调焦支撑板;41、调焦步进电机;42、调焦主动轮;43、调焦从动轮;44、夹持旋转包胶轮;45、惰轮;46、第二皮带;51、张紧臂;52、张紧轮;61、夹紧气缸;62、夹爪;63、导轨;70、摄像头载具;71、摄像头;80、图像采集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艾微视图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艾微视图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29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裸眼3D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 下一篇:手机镜头像质快速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