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陆两用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3342.3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8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朴永赞 | 申请(专利权)人: | 朴永赞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姜虎;陈英俊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后轮 后保险杠 前保险杠 推进体 前轮 活塞 操作面板 方向延伸 辅助活塞 移动方向 圆形线圈 止转棒轭 制动方向 升力翼 底面 浮体 前翼 马达 水面 延伸 转换 覆盖 | ||
本发明公开的水陆两用汽车包括:一对活塞推进体,安装于车身的后保险杠,以相互交叉的方式进行工作,当止转棒轭马达向一侧方向进行旋转运动时,将旋转运动转换为往复运动,随着从上部沿着下部方向下降,将水面的水推向后尾;升力翼浮体,安装于所述车身的内部中的所述车身的前轮与后轮之间,沿着前保险杠和后保险杠方向延伸来覆盖所述前轮及后轮;辅助活塞推进体,根据使用人员的控制来使移动方向调整为所述车身的前进方向和制动方向;以及操作面板,位于所述车身的内部,且安装于所述车身的前保险杠的底面,根据使用人员的操作来选择性地对沿着前方延伸的前翼棒圆形线圈的动作进行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向以装拆的方式设置于汽车底面的升力翼浮体的下侧方向下降,来实现陆地到水中的转换,当在水中航行时,转换作为转向键的水平油箱的尾部方向,并可驱动垂直浮体和活塞推进装置的水陆两用汽车。
背景技术
通常,水陆两用汽车是指兼备用于在陆地行驶的车轮或履带和用于在水中航行的结构(具有浮力,借助推进器或蹼板来推进)的汽车。
韩国公开专利号第2010-0087535号(2010年08月05日)中记载有通过在车辆底面设置可装拆的橡皮艇,从而不仅可在陆地移动,也可在河川、大海等地的水中移动的利用橡皮艇的简易水陆两用车辆。
但是,在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使用人员为了在水中使用车辆,需要由驾驶员将橡皮艇附着于车辆底面,而为了再次在陆路使用车辆,则需要由驾驶员拆卸橡皮艇,因而存在不便。
为了改善如上所述的缺点,韩国公开专利号第2010-0133520号(2010年12月22日)中记载有通过在水陆两用车辆的车身底面设置一对推进器来可在水中以更快的速度进行移动,在停止状态下,可向左右旋转360度,从而提高水陆两用车辆的旋转性,在倒车时,也可快速倒车,从而确保水陆两用车辆的机动性的水陆两用车辆。但是,在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由于收容有推进器的推进装置的高度被固定,因而当在水中水被旋转时,将产生气穴(cavitation),从而存在频繁发生推进器受损的问题。其中,气穴现象是指当液体流动时,某点的压力低于当时液体的气压,导致液体中的空气和水蒸气分离,进而产生气泡并制造空洞的现象。
因此,在因随着全球变暖而频繁出现的局地性暴雨或洪水导致的水灾频繁发生的情况下,实际情况为需要开发出可使普通人易于安装的救助用简易车身100。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低廉的价格非常便利地适用于目前生产或销售的汽车的水陆两用汽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当车辆在水中行驶的情况下,通过在车辆的后保险杠设置一对活塞推进体,从而在水中行驶的过程中不发生气穴,由此可延长车辆部件的寿命的水陆两用汽车。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包括:一对活塞推进体200、300,安装于车身100的后保险杠120,以相互交叉的方式进行工作,以在止转棒轭(scotch yoke)马达210向右侧或左侧方向进行旋转运动时,通过转换为往复运动来一边从上部沿着下部方向下降,一边将水面的水推向后尾;升力翼浮体400,安装于所述车身100的内部中的所述车身100的前轮150与后轮160之间,沿着前保险杠110和后保险杠120方向延伸来覆盖所述前轮150及后轮160;辅助活塞推进体800,根据使用人员的控制来使移动方向调整为所述车身100的前进方向和制动方向;以及操作面板900,位于所述车身100的内部,且安装于所述车身100的前保险杠110的底面,根据使用人员的操作来选择性地对沿着前方延伸的前翼棒圆形线圈700的动作进行控制。
技术效果
以上所说明的本发明的水陆两用汽车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朴永赞,未经朴永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33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牵引绳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客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