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牙病检测的成像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3380.9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0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黄继鹏;李俊玲;王连明;王延杰;朱娟;张蕾;孙宏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H04N5/225;H04N5/2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11569 | 代理人: | 王戈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牙病 检测 成像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牙齿检测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准直调整镜、一次成像物镜、数字微镜、折叠反射镜组、二次成像物镜、光学图像探测器、控制器;
所述一次成像物镜设于所述准直调整镜和所述数字微镜之间且所述准直调整镜、所述一次成像物镜以及所述数字微镜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准直调整镜和所述一次成像物镜之间设有牙齿;所述光源透过所述准直调整镜照射在所述牙齿上,由所述一次成像物镜成像,聚集到所述数字微镜上,所述数字微镜内多个微反射镜片将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到折叠反射镜组,由所述折叠反射镜组反射到所述二次成像物镜成像,由所述光学图像探测器获取所述二次成像物镜上的成像图像;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数字微镜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光学图像探测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光学图像探测器所采集的牙齿检测图像内以控制所述数字微镜内的多个所述微反射镜片的开启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装置还包括:非成像反射光黑体吸收装置;
当所述数字微镜内的微反射镜片呈关闭状态时,所述光线反射到所述非成像反射光黑体吸收装置。
3.一种牙齿检测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方法应用于一种牙齿检测的成像装置,该装置包括:光源、准直调整镜、一次成像物镜、数字微镜、折叠反射镜组、二次成像物镜、光学图像探测器、控制器;
所述一次成像物镜设于所述准直调整镜和所述数字微镜之间且所述准直调整镜、所述一次成像物镜以及所述数字微镜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准直调整镜和所述一次成像物镜之间设有牙齿;所述光源透过所述准直调整镜照射在所述牙齿上,由所述一次成像物镜成像,聚集到所述数字微镜上,所述数字微镜内多个微反射镜片将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到折叠反射镜组,由所述折叠反射镜组反射到所述二次成像物镜成像,由所述光学图像探测器获取所述二次成像物镜上的成像图像;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数字微镜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光学图像探测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光学图像探测器所采集的牙齿检测图像内以控制所述数字微镜内的多个所述微反射镜片的开启或关闭;
所述成像方法,包括:
获取由所述光学图像探测器采集的牙齿检测图像;
获取所述牙齿检测图像内的待测像素点的光强度;
判断所述待测像素点的光强度是否在与所述待测像素点对应的预设光强度范围内,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为所述待测像素点的光强度在与所述待测像素点对应的预设光强度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牙齿检测图像为期望牙齿检测图像;
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为所述待测像素点的光强度未在与所述待测像素点对应的预设光强度范围内,则控制所述数字微镜内所述待测像素点对应的微反射镜片的开启或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牙齿检测图像内的待测像素点的光强度,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数字微镜的n帧母掩膜;每一帧所述母掩膜由n帧二进制的子掩膜组成;每一帧所述子掩膜对应所述牙齿检测图像的每一像素点的坐标;
获取每一帧所述子掩膜的操作时长;所述操作时长包括开启时长和关闭时长;
根据每一所述操作时长计算每一所述像素点对应的调光权值;
根据所述调光权值计算所述牙齿检测图像的响应矩阵;所述响应矩阵中的每一响应元素对应所述牙齿检测图像的每一所述像素点;所述响应元素表示每一所述像素点的光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一所述操作时长计算每一所述像素点对应的调光权值,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计算每一所述像素点对应的调光权值,其中,n表示子掩模的个数,ri为所述母掩模第i点调光权值,pi(x,y)为所述子掩膜中坐标(x,y)处的二进制值,ti为所述第i帧子掩模操作时长,T为所述母掩膜帧周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调光权值计算所述牙齿检测图像的响应矩阵,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调光权值建立调光权值矩阵R;
获取每一所述响应元素所对应的每一所述像素点的光强度;
根据每一所述光强度建立光强度矩阵M;
根据公式E=δ·M·R计算所述响应矩阵,δ为常数,E为响应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师范大学,未经东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338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