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鼠伤寒沙门氏菌噬菌体ФSa-1冻干保护剂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83707.2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41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单宝龙;陈雷;王春凤;谷巍;徐海燕;刘秀侠;姜延龙;王红;李金敏;赵影;陈玉春;高绪娜;郭婷婷;辛国芹;董佩佩;汪祥燕;于佳民;赵倩;曾佳佳;亓秀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C12R1/93 |
代理公司: | 37221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洁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伤寒 沙门氏菌 噬菌体 sa 保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鼠伤寒沙门氏菌噬菌体ФSa‑1冻干保护剂,该冻干保护剂的组成为:50~60 g/L脱脂奶粉,20~30 g/L魔芋粉,30~40 g/L蔗糖,20~30 g/L谷氨酸钠,30~40g/L硫代硫酸钠,20~30 g/L微晶纤维素,10~20 g/LTris。与现有技术中的冻干保护剂相比,本发明针对特定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噬菌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鼠伤寒沙门氏菌噬菌体(Salmonella typhimurium phage)ΦSa-1冻干保护剂,属于微生物发酵工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鼠伤寒沙门氏菌具有广泛的宿主,是危害人类和动物的重要肠道致病菌,每年的感染量约占沙门氏菌感染量的1/5,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对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广泛关注,噬菌体作为一种天然绿色、安全有效的抗生素替代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此,申请人前期研究了一株具有鼠伤寒沙门氏菌防治效果的噬菌体ФSa-1,已于2017年4月2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7217,记载在专利CN 107099511A,该噬菌体ФSa-1以鼠伤寒沙门氏菌为宿主菌,对小鼠抗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pH耐受性,研发出的具有优异性能的噬菌体ФSa-1对防治鼠伤寒沙门氏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噬菌体ΦSa-1可以被制备成饲料添加剂、饮用水添加剂、饲料、饮用水、清洁剂或消毒剂各种形式的产品,能够在较广的温度范围和pH条件下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进行杀灭。
然而,如何将该噬菌体ФSa-1进行有效保存一直是困扰该申请人的主要问题。目前冷冻干燥是保持微生物、细胞及蛋白质等活性物质生物活性的一个普遍的方法。但是在冷冻干燥过程中,冷冻和干燥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部分微生物细胞的损伤、死亡,及某些蛋白分子的钝化。
一直以来我国生产的噬菌体制剂以液体形式保存,效价低,活力较差,噬菌体制剂几乎全部依赖于进口,成本也随之提高。冻干保护剂的应用使噬菌体悬液形成干粉方便运输、销售和使用,具有重大的实际应用价值。保护剂又称稳定剂,是指冷冻干燥过程中除抗原物质以外的添加物,是为保护或降低在冷冻干燥和保存过程中微生物或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与抗原活性的损失、变化程度,加稀释液后迅速溶解,最大程度恢复原有性状的一类物质。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多种噬菌体保护剂,但并非每种保护剂对所有微生物都有保护作用,由于微生物结构和大小的差异,不同的微生物即使采用相同保护剂所取得的效果也不同。
如CN 105950567 A公开了一种噬菌体的冻干粉胶囊保存方法,其中的噬菌体保存保护剂,包括以下组分:脱脂奶粉5-12份、聚乙二醇2-8份、藻蛋白粉0.2-0.6份、谷氨酸钠0.3-0.8份、羧甲基纤维素0.3-0.5份、膨润土0.08-0.15、氢氧化铝胶0.03-0.18份、棉子糖0.3-1.2份、硫酸镁0.1-0.6份、氯化钙0.6-1.2份、硫酸钠0.3-0.8份、甘露醇0.5-1.2份、磷酸氢二钾0.03-0.2份、磷酸二氢钠0.05-0.3份、甘油0.02-0.08份、二甲基亚砜0.01-0.04份和水100份。
CN 105950475 A公开了一种噬菌体的冻干保存方法,其中的噬菌体保存保护剂,包括以下组分:脱脂乳6-18份、硅藻土0.3-0.8份、糖醇2-5份、DEAE-葡聚糖0.8-1.5份、阿拉伯胶0.01-0.16份、牛血清白蛋白0.7-1.2份、麦芽糖糊精0.05-0.3份、蜂蜜0.01-0.08份、棉子糖0.8-1.6份、磷酸铝0.03-0.06份、氯化钠0.01-0.04份、硫酸镁0.3-0.7份、氯化钙0.6-1.2份、甘油1-3份、阿拉西A0.05-0.12份和水10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37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