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短信交互平台实现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84134.5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9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竺士杰;吴永卫;唐涛;董逸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2 | 分类号: | H04W28/02;H04W88/18;H04W4/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31001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短信 交互 平台 实现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短信交互平台实现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短信交互平台的短信接口服务器接收由短信中心发送的短信包括待处理业务信息,在预存的静态数据列表中查找是否存在与待处理业务信息相对应的静态数据包括业务结果;若没有找到相对应的静态数据,则将待处理业务信息存入数据库中;短信处理服务器从所述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待处理业务信息,并获取所述待处理业务信息的业务结果存入所述数据库中;短信接口服务器将下行消息以短信的形式发送给所述短信中心。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接收到的待处理业务信息与预存的静态数据列表中的静态数据进行比对,并将静态数据中的下行消息下发,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业务处理时间,增加了业务处理的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短信交互平台实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短信业务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短信交互平台,例如短信营业厅系统是利用短信管道接受指令后为用户提供各类业务查询、受理等服务,实践证明用户对短信交互的服务方式接受度很高,业务发展极其快速,在多数地区业务量已经超过了10086自助语音的方式,成为了10086客服最核心的渠道之一。
现有的短信交互平台首先要实现对短消息点对点协议类短信协议(shortmessage peer to peer,smpp)的处理,以完成与网管中心短信设备的对接;其次要对接收到的短信内容进行指令识别,用户属性查询、判断、修改,业务属性查询、判断、修改,短信内容选择等处理,期间会涉及大量的接口调用和逻辑处理,造成业务延时较大,用户体验恶化,转而选择人工等高成本服务方式。
现有技术随着业务数量和业务复杂度的不断提升造成系统压力陡增,导致短信交互平台的处理能力明显下降,延时较大,无法满足业务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短信交互平台实现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短信交互平台处理能力不足,延时较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短信交互平台实现方法,包括:
短信交互平台的短信接口服务器接收由短信中心发送的短信,其中所述短信至少包括待处理业务信息,然后在预存的静态数据列表中查找是否存在与所述待处理业务信息相对应的静态数据,所述静态数据至少包括与所述待处理业务信息相对应的业务结果;若没有找到相对应的静态数据,则所述短信接口服务器将所述待处理业务信息存入所述短信交互平台的数据库中;
所述短信交互平台的短信处理服务器从所述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待处理业务信息,并通过所述短信交互平台的业务处理服务器来获取所述待处理业务信息的业务结果,然后将所述业务结果打包成下行消息存入所述数据库中;
所述短信接口服务器将所述数据库中的下行消息以短信的形式发送给所述短信中心。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视短信交互平台实现装置,包括:
短信接口服务器,用于接收由短信中心发送的短信,其中所述短信至少包括待处理业务信息,然后在预存的静态数据列表中查找是否存在与所述待处理业务信息相对应的静态数据,所述静态数据至少包括与所述待处理业务信息相对应的业务结果;若没有找到相对应的静态数据,则所述短信接口服务器将所述待处理业务信息存入数据库中;
短信处理服务器,用于从所述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待处理业务信息,并通过业务处理服务器来获取所述待处理业务信息的业务结果,然后将所述业务结果打包成下行消息存入所述数据库中;
所述短信接口服务器,还用于将所述数据库中的下行消息以短信的形式发送给所述短信中心。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总线;其中,
所述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通过所述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41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