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车运用所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4431.X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8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宋云超;李加祺;张浩;王海潮;殷勤;邱建平;邱绍峰;李经伟;郑青松;田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1/00 | 分类号: | B61B1/00;E04H6/00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2224 | 代理人: | 方可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车 运用 系统 | ||
1.一种动车运用所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为双层作业系统,包括地上层和地下层,地下层设置有地下停车场(D10),用于存车,
地上层和地下层以坡道形式的轨道连接,以能将地面上的动车运送至地下层停放,
地上层包括地上停车场(D4)、检查库线(D9)、动走线(D1)、牵出线(D2)、交叉渡线(D3),牵出线(D2)和动走线(D1)相连通,地上停车场(D4)与交叉渡线(D3)和动走线(D1)均连通,停车场(D4)和检查库线(D9)相连通,检查库线(D9)设置在检查库(4)内,地上层用于动车的引入、检查以及存放,
其中,动走线(D1)由运用所服务的客站引出,动走线(D1)用作动车组在车站与运用所通行径路,牵出线(D2)分布在动走线(D1)的两侧,并与动走线(D1)相交,牵出线(D2)长度至少应满足调车模式下一列长编动车组调车作业的长度,其用于动车组在地上层与地下层间转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运用所系统,其特征在于,地上停车场(D4)和动走线(D1)间设置有前咽喉区,地下停车场(D10)通过坡道形式的轨道连接前咽喉区处,前咽喉区用于承担出入段线与地上存车场的连接任务,前咽喉区为连接动走线(D1)和地上停车场(D4)的曲线形式铁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车运用所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前咽喉区和动走线(D1)间设置有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线,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线设置在轮对踏面检测棚(1)内,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线连通地上层的交叉渡线(D3),地上层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线内设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设备,轮对踏面检测棚棚外两端20米范围内及棚内股道为平坡直线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车运用所系统,其特征在于,交叉渡线(D3)设于轮对踏面检测棚(1)前,用来满足动车组能够通过双径路中的任意一条实现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车运用所系统,其特征在于,地上存车场(D4)与地下存车场(D10)均用于承担动车组的存车任务,地上存车场股道有效长满足存放两列短编动车组的长度,地下层存车场股道有效长满足存放一列长编动车组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动车运用所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停车场(D4)和检查库线(D9)之间还设置了中部咽喉(D8),中部咽喉设交叉渡线,以满足不同径路间的互联互通,地上中部咽喉区在为曲线状的铁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动车运用所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上层的洗车线(D5),洗车线(D5)设置于中部咽喉(D8)靠近检查库(D9)一侧,用于承担动车组的外皮清洗作业,洗车线(D5)设置在洗车棚(2)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动车运用所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临修及不落轮镟线(D7),其设置于检查库线(D9)与中部咽喉(D8)的侧面,承担动车组轮对的镟轮作业以及动车组的临修作业,临修及不落轮镟线(D7)前与地上存车场(D4)相连接,后与检查库线(D9)相连接,临修及不落轮镟线(D7)设置在临修及不落轮镟库(3)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动车运用所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走行线(D6)和检查库边跨(5),走行线(D6)连接临修及不落轮镟线线(D7)和地上停车场(D4),走行线(D6)与洗车线(D5)相邻,
检查库边跨(5)设置在检查库(4)侧方,用于零件存放、人员休息以及办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443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列车、列车编组运行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平衡式索道飞行运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