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压型液化燃气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84662.0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11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万隆;巴奉丽;刘国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7C7/04 | 分类号: | F17C7/04;F17C13/00;F17C13/02;F17C13/04;F17D3/01 |
代理公司: | 37223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蔡士超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压型 液化 燃气 制备 工艺 | ||
一种负压型液化燃气制备工艺,属于液化气制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制气工艺为:开启真空泵(5)后油气混合管(8)内形成负压吸入空气,同时油气混合管(8)上的孔洞同时吸入恒液位储油罐(1)内的液态轻烃,液态轻烃在油气混合管(8)内与空气混合并气化形成混空燃气进入负压箱(11)的燃气室内;恒液位储油罐(1)内的液态轻烃减少后实时的补入液态轻烃使油气混合管(8)的中心位置始终处于液态轻烃液面以下45cm~55cm。本发明因为在负压和空气流动均能加速气化,使得轻烃在流动的过程中快速气化,不但减小系统的体积、降低能耗,还提高了燃气的制备效率。
技术领域
一种负压型液化燃气制备工艺,属于液化气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轻烃燃气发生系统是一种以液态轻烃(主要成分为C5)为原料,经过专用气化设备将液态轻烃转化为混空燃气,从而提高燃烧效率以实现对现有能源的充分利用。现有的燃料气的发生装置基本为鼓泡式,即将空气鼓入到燃气发生罐内,通过气泡在油料中上升的过程中,油与气泡接触,油分子进入气泡形成可以燃烧的混空轻烃燃气。为保证燃气的质量(热值),常用办法是采用增加气体与油的接触面积和增加气泡在油的停留时间,并配合辅助加热,已达到燃油充分气化的效果,此工艺已经在工业中逐渐推广并应用。
但是现有的制漆工艺无论设备和过程怎么变化,总是摆脱不了基本的“将气体鼓入油料内后是气体与油料自然混合,然后再进行混空燃气”的形式。这种形式已经经过工艺和设备的不断改进能够产生稳定的燃气,但是空气与油料的混合效率较低;或者为了提高混合效率而增加设备的复杂程度和/ 或能源的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单、能耗低、制气效率高的负压型液化燃气制备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负压型液化燃气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使用的制气系统包括恒液位储油罐、真空泵和两个以上的负压箱,各所述的负压箱内由弹性膜分割为燃气室和空气室;所述的恒液位储油罐内在同一液位横向贯穿设有至少一条疏油材质的油气混合管,油气混合管上均分布有孔径为0.5mm~1.5mm的孔洞;所述油气混合管的一端均连接设在恒液位储油罐外的进气端,油气混合管的另一端各自连接一个负压箱的燃气室的进气口端,各进气口端均设有前止回阀,各燃气室的出气口端均设有后止回阀;各出气口端均连接至燃气供给管路;各所述的负压箱的空气室的壁上均设有压力感应器并开有补气口,补气口处均设有补气电磁阀;各空气室的壁上均开有负压口,各负压口通过设有负压管电磁阀的管路连接至同一负压缓冲箱,负压缓冲箱连接真空泵;所述的恒液位储油罐的顶部连接实时补油管,实时补油管上设有补油管电磁阀;所述的负压管电磁阀、各补气电磁阀、各补油管电磁阀和各压力感应器均连接控制器;
制气工艺为:开启真空泵后负压缓冲箱形成负压,控制器控制各负压管电磁阀打开,对应的补气电磁阀关闭,将各负压箱的空气室内的气体抽出,使燃气室内的压强减小,油气混合管内形成负压吸入空气,同时油气混合管上的孔洞同时吸入恒液位储油罐内的液态轻烃,液态轻烃在油气混合管内与空气混合并气化形成混空燃气进入负压箱的燃气室内,当负压箱的空气室内负压达到0.1~0.14MPa时,压力感应器传递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负压管电磁阀关闭,补气电磁阀打开使空气室补入空气,将燃气室内的混空燃气挤出外送;压力感应器检测到空气室内恢复常压后传递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再次控制重复上述操作;恒液位储油罐内的液态轻烃减少后,控制器实时的打开补油管电磁阀补入液态轻烃使油气混合管的中心位置始终处于液态轻烃液面以下45cm~5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46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口气雾罐
- 下一篇:废热利用的LNG气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