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临床药学监护管理系统及其监护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4853.7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0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廖赟;李玲;李琴;金昭;陈清清;瞿慧君;吕丹;苏瑞;张萍;叶明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同仁医院 |
主分类号: | G16H20/10 | 分类号: | G16H20/10;G16H10/6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焦天雷 |
地址: | 2003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护管理系统 临床药学 合理用药 治疗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事件 合理问题 患者药物 计划模块 记录数据 监护管理 建议模块 教育模块 评估模块 药物用药 用药信息 用药咨询 有效解决 依从性 归类 记录 预存 预设 重整 监护 标准化 采集 住院 分类 监测 预防 咨询 分析 教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床药学监护管理系统,包括:药物重整和药学评估模块,获取并整理归类患者的用药信息,采集患者基本信息;药学监护计划模块,至少对患者治疗效果、安全性和依从性进行监测并记录数据,将患者临床重点药物形成标准化药学清单;用药建议模块,根据预设用药建议规则对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实际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影响治疗结果的药物治疗事件进行分类分析后给予用药建议;用药教育模块,预存各种药物用药教育。用药咨询模块,记录日常工作中咨询的信息;住院药历模块,记录患者整个入院期间患者的治疗经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临床药学监护管理系统方法。本发明能准确寻找潜在或已经存在的不合理用药,对实际发生的用药不合理问题进行有效解决,预防潜在不合理用药问题实际出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临床药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临床药学监护管理系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临床药学监护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医药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类新药层出不穷,联合用药明显增多,不合理用药现象也普遍存在。我国是不合理用药情况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几年,药物不良事件和药源性疾病频频发生,给患者、社会均带来较大危害。
随着药师工作的不断深入,药物治疗活动逐渐增多。如何对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进行前置性的客观评价是临床药学工作的努力方向。但现有的临床药学工作模式多为事后的干预,即“出现问题-解决问题”模式,有医院使用临床药师信息系统,但缺少对患者诊疗经过的系统评价设计,在治疗过程中具有以下缺点:①没有对治疗过程中药物相关问题进行事前分类分析;②药物监测指标没有标准化,随意性较强;③国内医院临床药师信息系统药师工作内容局限,或只有药历系统,或只有不合理医嘱审核;日常药学监护工作内容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全面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准确寻找潜在或已经存在的不合理用药,能对实际发生的用药不合理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能预防潜在不合理用药问题实际出现的临床药学监护管理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能准确寻找潜在或已经存在的不合理用药,能对实际发生的用药不合理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能预防潜在不合理用药问题实际出现的临床药学监护管理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临床药学监护管理系统,包括:药物重整和药学评估模块、药学监护计划模块、用药建议模块、用药教育模块、用药咨询模块和住院药历模块;
药物重整和药学评估模块,获取并整理归类患者的用药信息,采集患者基本信息;
药学监护计划模块,至少对患者治疗效果、安全性和依从性进行监测并记录数据,将患者临床重点药物形成标准化药学清单;
用药建议模块,根据预设用药建议规则对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实际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影响治疗结果的药物治疗事件进行分类分析后给予用药建议;
用药教育模块,预存各种药物用药教育。
用药咨询模块,记录日常工作中咨询的信息;
住院药历模块,记录患者整个入院期间患者的治疗经历。
进一步改进所述临床药学监护管理系统,患者的用药信息至少包括曾用药物和现用药物的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和不良反应;患者基本信息至少包括患者基本资料、入院用药评估和依从性。患者基本资料至少包括:性别、年龄、身高和体重。入院用药评估至少包括:入院前曾经使用的药物(药名、用法用量)、入院前仍在使用的药物(药名、用法用量)、药物过敏史、药物不良反应史。患者依从性至少包括用药依从性、药师干预、重视药物治疗程度、信任药物治疗情况。
进一步改进所述临床药学监护管理系统,药学清单至少包括以下信息:疾病基本信息、患者基本医学信息、治疗信息、药物监测信息、监护评估/计划。
疾病基本信息至少包括:患者的具体临床诊断。
患者基本医学信息至少包括:病房、住院号、姓名、年龄、体表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同仁医院,未经上海市同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48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