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9102.4 | 申请日: | 2017-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0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虹迈专业化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08 | 分类号: | B62J1/08;B62J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车 座椅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行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
技术背景
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共享单车的使用日益普遍,而共享单车单体多用户的特点促使单车需要提供便于不同用户调节座椅高度的功能,以适应不同身高的用户使用,目前单车的座椅调节结构有机械调解式和电动自动调节式,现有机械调节式仍旧沿袭用户在使用前调节座椅高度的思路,使用户需要多次调解才能达到合适的体感高度,同时电动自动调节式可根据用户录入的数据自动调节座椅高度,但其技术成本较高,且对电具有依赖性,不便于推广。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自行车沿用传统结构使用户必须在下车状态下根据视觉及经验调节座椅高度从而无法较为方便地获得更舒适的体感的问题,为用户提供可根据体感随时调节高度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包括座垫、座垫支架、升降杆、限位器、车架升降套筒、控制装置、锁定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由控制手柄构成的控制装置活动部和由座垫与手柄支撑装置组成的控制装置固定部;所述手柄支撑装置固定安装于座垫支架上或升降杆顶部;控制手柄安装于手柄支撑装置上,所述控制手柄安装后位于座垫下方或后方靠近座垫边缘位置,且当手掌位于座垫上缘时控制手柄在指尖活动范围内;所述座垫安装于座垫支架上,座垫支架固定安装于升降杆顶端,锁定装置固定安装于升降杆底端,升降杆底端安装于车架升降套筒内并可上下移动;所述升降杆上有可使传动装置穿过的孔;所述传动装置一端固定连接于控制手柄另一端穿过升降杆上的孔固定连接于锁定装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刹车线和线套。
更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手柄为由手持部、手柄旋转部和传动装置连接部构成的杠杆结构;所述控制手柄为纵切面素线为曲线的杠杆;所述手柄旋转部为圆形轴孔;所述传动装置连接部为卡接刹车线铅头的卡槽或固定螺丝;所述手柄支撑装置包括转轴支撑部、固定支撑部和线套锁定部;所述转轴支撑部为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撑部上的转轴;所述固定支撑部可通过卡接、螺丝连接等方式固定安装于座垫支架上;所述线套锁定部为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撑部上的层孔或刹把调整螺丝;所述控制手柄固定安装于转轴上并可转动;所述线套套在刹车线上且其一端头部固定连接于线套锁定部上,刹车线一端穿过线套及线套锁定部固定连接于传动装置连接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手柄为由手持部、手柄限位部和传动装置连接部构成的拉伸结构;所述手持部为环形结构,手柄限位部由截面积较小的第一长方体与截面积较大的第二长方体组成,第一长方体固定连接与环形结构与第二长方体之间;所述手柄支撑装置包括限位腔、固定支撑部和线套锁定部;所述限位腔为内部截面与第二长方体截面积相适应,且开口处与第一长方体截面积相适应的腔体结构,手柄限位部可沿开口方向在限位腔内做往复运动;所述第二长方体底部有用于卡接刹车线铅头的卡槽;所述限位腔底部有可使刹车线穿过的孔;所述固定支撑部固定安装于座垫支架或升降杆上;所述线套套在刹车线上且其一端头部固定连接于线套锁定部,刹车线一端穿过线套及线套锁定部固定连接于线套锁定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车架升降套筒内侧壁有沿纵向的锁定轨道,所述轨道上有用于锁定的齿状结构,且齿状结构下侧面为与轨道垂直的平面,上侧面为向上倾斜的斜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基座、锁定头、驱动装置、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基座外径与车架升降套筒内径相适应且大于升降杆外径;所述限位器为伞形中空结构,其尾部外径与车架升降套筒内径相适应,内径与升降杆外径相适应;所述基座侧壁有与锁定轨道相适应的垂直矩形凹槽;所述基座内部有由一端开口于凹槽底面的第一矩形空腔与一端开口于锁定装置底面的第二矩形空腔构成的相连通的空腔结构;所述基座位于第二矩形空腔底部相应位置有可使传动装置穿过的孔;所述锁定头为头部有斜面结构的长方体,且其中部垂直于斜面方向有可使驱动装置在其内运动的矩形通孔;所述锁定头头部斜面朝上安装于第一矩形空腔内,锁定头尾部与基座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锁定头收缩时头部可完全收入第一矩形空腔内;所述第二矩形空腔长度小于矩形通孔的长度,宽度与矩形通孔宽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虹迈专业化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虹迈专业化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91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