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桩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89461.X | 申请日: | 2016-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75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一冶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2 | 分类号: | E02D5/22;E02D5/54;E02D5/52;C04B35/82;C04B35/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5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桩体 支架 承重机构 承重台 顶柱 锚管 桩头 弹簧连接 底部侧壁 顶部设置 顶柱顶部 两侧设置 依次连接 加强柱 减震管 体内部 承重 筋板 抗震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建筑桩,包括有桩头、桩体和承重机构,所述桩头、桩体和承重机构依次连接,所述桩体底部侧壁上设置有抓地机构,所述桩体内部设置有减震管和两个连接锚管,所述两个连接锚管之间设置有加强柱,所述桩体顶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方设置有承重台,所述承重台与支架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承重台上设置有顶柱,所述顶柱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柱两侧设置有筋板;该建筑桩设计简单、安全、抗震和稳定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桩。
背景技术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为了满足各种办公、住宿、娱乐的需要,楼房自然也越盖越多,越盖越高。在兴建建筑之前,在地基上打上建筑桩是常见的建筑施工方法。目前的建筑桩都是在较大的压力下竖直插入地面,如同钉子钉入木头一样,只受到垂直方向的摩擦阻力,而没有水平方向的契合作用,因此不是很稳固。
建筑物建成之后,由于地基下沉等原因,时常有建筑物的室内地面沉陷的情况发生,而由于一般建筑物的室内层高受限,无法采用大型设备在室内成桩,因此,建筑物的室内地面沉陷以后难以得到加固处理,危险性很高,而且时间长了,容易导致整栋楼将被迫停止使用,经济损失也很大。为此,目前建筑施工上出现了很多小型建筑桩体,通常是将预制部分结构后运输至施工现场再进行组装,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桩基的自身结构性能不足,且桩基的主要结构仍然是采取现场施工技术,但现场浇灌混凝土桩基结构耗用时间长,导致施工周期长,不利于施工成本的节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简单、安全、抗震和稳定性高的建筑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桩,包括有桩头、桩体和承重机构,所述桩头、桩体和承重机构依次连接,所述桩体底部侧壁上设置有抓地机构,所述桩体内部设置有减震管和两个连接锚管,所述两个连接锚管之间设置有加强柱,所述桩体顶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方设置有承重台,所述承重台与支架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承重台上设置有顶柱,所述顶柱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柱两侧设置有筋板,所述桩头由按重量份数配比的硅30-40份、铝35-45份、玻璃纤维28-30份、超细砂26-30份、聚丙烯12-18份、二苯醚10-16份、甲乙酮16-18份、三氧化二锑10-14份、三氧化钼12-14份、珍珠岩20-24份、硅藻土22-26份、石墨30-45份、丙烯酸酯10-16份、苯二胺12-14份、苯乙烯10-14份和水20-30份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桩头与桩体采用螺纹结构连接,利于桩头与桩体的拆装,而且安装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台与顶柱为一体化设置,让建筑桩更加稳固。
进一步的,所述顶柱表面设置有不锈钢层,防止顶柱因长期接触水和氧气而生锈。
进一步的,所述顶柱内部设置有一条以上的钢筋,提高了顶柱的强度。
桩头的制造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取玻璃纤维28-30份和超细砂26-30份送去气流粉碎机中制成粉末,将粉末送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再加入水20-30份和聚丙烯12-18份,送入烘干机中,温度升至200-300℃,持续30-50min,备用;
2)取二苯醚10-16份和甲乙酮16-18份,送入加热机中,温度升至85-95℃,持续20-40min,再保温1-2小时,备用;
3)取珍珠岩20-24份送入碎石机中粉碎成小颗粒,加入步骤2)中制得的原料,送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送入800-900℃的焙烧机中焙烧2-3小时,再送入密闭容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
4)取三氧化二锑10-14份和三氧化钼12-14份,送入加热器中加热,温度由200℃升至300℃,升温速度为10℃/min,再保温3-4小时,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一冶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十一冶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94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