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结构-抗震支吊架耦合计算模型建立方法及抗震支吊架的抗震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89553.8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93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丁幼亮;任普;梁启慧;朱浩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壹鼎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T17/00 |
代理公司: | 江苏斐多律师事务所 32332 | 代理人: | 王长征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结构 抗震 吊架 耦合 计算 模型 建立 方法 设计 | ||
1.一种抗震设计用的建筑结构-抗震支吊架耦合计算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拟安装抗震支吊架的建筑结构的实物结构尺寸建立三维空间分析模型;
步骤2、通过时程分析法计算地震波输入时所述建筑结构在每个楼层平面内加速度峰值的响应面模型,根据响应面模型确定每个楼层平面内加速度峰值最大的点;
步骤3、根据抗震支吊架的安装间距、管道线质量密度和支吊架的侧移刚度,建立抗震支吊架的最不利分析模型;
步骤4、在每个楼层平面内加速度峰值最大的点上将所述建筑结构的三维空间分析模型与抗震支吊架的最不利分析模型耦合,获得建筑结构-抗震支吊架的耦合计算模型;
所述步骤3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3.1、根据楼层平面内X方向布置管道的纵向抗震支吊架的安装间距、管道线质量密度和支吊架的侧移刚度,计算该支吊架的基本自振周期T1;根据楼层平面内Y方向布置管道的侧向抗震支吊架的安装间距、管道线质量密度和支吊架的侧移刚度,计算该支吊架的基本自振周期T2;比较基本自振周期T1和T2,选取基本自振周期较大的抗震支吊架建立楼层平面内抗震支吊架X方向的最不利分析模型;
步骤3.2、根据楼层平面内X方向布置管道的侧向抗震支吊架的安装间距、管道线质量密度和支吊架的侧移刚度,计算该支吊架的基本自振周期T3;根据楼层平面内Y方向布置管道的纵向抗震支吊架的安装间距、管道线质量密度和支吊架的侧移刚度,计算该支吊架的基本自振周期T4;比较基本自振周期T3和T4,选取基本自振周期较大的抗震支吊架建立楼层平面内抗震支吊架Y方向的最不利分析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设计用的建筑结构-抗震支吊架耦合计算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2.1、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X方向输入地震波时,建筑结构的每个楼层平面内楼盖的角点和边中点的X方向加速度峰值,根据所述角点和边中点的平面X、Y坐标并采用二次多项式模型建立每个楼层平面内X方向加速度峰值的响应面模型,根据X方向加速度峰值的响应面模型确定每个楼层平面内X方向加速度峰值最大的点的平面坐标;
步骤2.2、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Y方向输入地震波时,建筑结构的每个楼层平面内楼盖的角点和边中点的Y方向加速度峰值,根据这些角点和边中点的平面坐标并采用二次多项式模型建立每个楼层平面内Y方向加速度峰值的响应面模型,根据Y方向加速度峰值的响应面模型确定每个楼层平面内Y方向加速度峰值最大的点的平面坐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设计用的建筑结构-抗震支吊架耦合计算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4.1、根据每个楼层平面内X方向和Y方向加速度峰值最大点的平面坐标,对应于三维空间分析模型中的每层楼板位置设置节点,并对该节点区域附近人为划分楼板单元;
步骤4.2、在每个楼层平面内X方向和Y方向加速度峰值最大点对应的楼板节点上分别将抗震支吊架X方向和Y方向的最不利分析模型与建筑结构的三维空间计算模型耦合。
4.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抗震设计用的建筑结构-抗震支吊架耦合计算模型建立方法的抗震支吊架的抗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5:
针对步骤4建立的建筑结构-抗震支吊架的耦合计算模型,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地震波输入时抗震支吊架的最不利加速度值,据此进行抗震支吊架的抗震设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震支吊架的抗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5.1、针对建筑结构-抗震支吊架的耦合计算模型,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地震波输入时抗震支吊架的X方向加速度峰值,作为抗震支吊架X方向的最不利加速度值,根据X方向的最不利加速度值计算X方向布置管道的纵向抗震支吊架和Y方向布置管道的侧向抗震支吊架的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设计;
步骤5.2、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地震波输入时抗震支吊架的Y方向加速度峰值,作为抗震支吊架Y方向的最不利加速度值,根据Y方向的最不利加速度值计算X方向布置管道的侧向抗震支吊架和Y方向布置管道的纵向抗震支吊架的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壹鼎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壹鼎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955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