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一体化双轴无自旋交换弛豫陀螺仪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89584.3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32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全伟;刘思喆;范文峰;翟跃阳;李欣怡;沈克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9/58 | 分类号: | G01C19/5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顾炜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一体化 双轴无 自旋 交换 陀螺仪 结构 | ||
1.一种小型一体化双轴无自旋交换弛豫陀螺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碱金属气室温控组件(1)、磁补偿线圈骨架(2)、磁屏蔽筒(3)、主结构(4)、抽运光稳频组件(5)、检测光稳频组件(6)和检测光束分光组件(7),碱金属气室温控组件(1)用于夹持作为陀螺仪核心敏感部件的碱金属气室,为碱金属气室提供安装基准,并可降低光路调试的复杂性;磁补偿线圈骨架(2)设计为独立的中空结构,为碱金属气室温控组件(1)提供安装基准,二者通过轴孔配合实现同轴定位,并用轴向安装螺母实现固定;磁屏蔽筒(3)为三层屏蔽结构且采用筒体在内,桶盖在外的结构设计,每层通过磁屏蔽筒支撑环之间的配合实现定位,整体结构依靠内部的消磁杆实现与主结构(4)的同轴定位,桶盖与主结构(4)通过六个定位孔与屏蔽筒轴向安装螺母实现定位与压紧;检测光稳频组件(6)中TEC位于FP腔与组件垫板之间,通过定位孔与螺钉实现在检测光稳频组件(6)的定位与紧固,用于FP腔的温度控制;检测光束分光组件(7)采用BS分光结构设计,将检测光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过折入主结构(4)底部的反射镜后再次进入磁屏蔽筒(3);主结构(4)为陀螺仪所有部件提供安装基准,抽运光稳频组件(5)通过主结构(4)上均匀分布的定位孔实现定位,并用螺钉紧固在主结构(4)上;
碱金属气室温控组件(1)采用两级温控结构,以进一步提高气室的温度稳定性和均匀性;碱金属气室温控组件(1)与磁补偿线圈骨架(2)在结构上是分离的,可以在不拆除线圈骨架的情况下更换气室,减少了陀螺仪样机拆装复杂性,减少工作量;
主结构(4)采用分立小腔的设计,隔离不同组件之间的影响;同时,抽运光稳频组件(5)、检测光稳频组件(6)、检测光束分光组件(7)与主结构(4)之间都有垫板,减少光学器件与主结构(4)的热交换,以提高光路系统稳定性;
抽运光稳频组件(5)采用了饱和吸收光路,通过抽运光稳频组件(5)中的TEC加热充满K原子的气室,以增强稳频信号,提高稳频效果;
检测光稳频组件(6)采用FP腔稳频,并且对FP腔进行了温度控制,保证参考频率的稳定性;
所述的检测光束分光组件(7)采用BS分光的结构设计方案,将检测光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过折入主结构(4)底部的反射镜后再次进入磁屏蔽筒(3),形成与原光路垂直路径的第二路检测光,通过主结构(4)顶端的双轴检测组件能够实现两个自由度角速率的同时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958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