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炮集记录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90350.0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8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立;张立军;李文建;于宝华;钟国全;马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周达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记录 处理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存储 介质 | ||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炮集记录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接收第一炮集记录、第二炮集记录;其中,所述第一炮集记录和所述第二炮集记录在趋于相同地理位置生成,且对应震源不同;所述第一炮集记录与所述第二炮集记录中包括有趋于相同位置检波点生成的地震道数据;根据第一炮集记录与第二炮集记录的中趋于相同位置的检波点生成的地震道数据计算第一炮集记录和第二炮集记录在趋于相同位置的检波点的初至时差;根据所述初至时差和所述相同地理位置所在区域初至反演所需要的偏移距范围计算时差校正值;其中,所述时差校正值用于校正所述第一炮集记录和/或所述第二炮集记录,以及生成位置与所述第一炮集记录生成位置较为接近的炮集记录。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静校正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炮集记录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初至是指地震波波前到达某个观测点,在观测点上,检波器检测到质点振动的时刻。静校正是指在地震勘探过程中用来解决地震波在近地表介质旅行时间变化影响反射波叠加成像问题的技术。初至是静校正技术的数据基础,对静校正精度有很大影响。
地震资料融合处理是指对多次采集的地震资料进行特殊处理的技术,其目的是消除非地质因素引起的差异,使不同的地震资料信息互补,从而使地质构造成像更加清晰,特征更加明确。
目前,随着勘探程度的深入,为了解决复杂的地质难题,高密度勘探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炮点密度越来越高,受勘探投资和安全环保的限制,大部分地方采用可控震源激发方式逐步代替了常规的炸药激发方式。但是,在一些地形起伏剧烈的复杂地表,受可控震源车辆通行的限制,仍然需要采用炸药井炮激发,导致一个勘探项目中可能存在不同激发方式的情况。另外,相同工区不同年度勘探施工也存在这种情况:以往该工区采用的是炸药井炮激发,现在勘探施工采用了可控震源激发。受震源类型、组合方式、子波类型、仪器设备、不同年度地表结构变化等方面的影响,初至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如果将不同激发方式的地震资料放在一起进行融合处理,采用地震波初至计算静校正量时,必须要进行初至时差校正,因为静校正只是解决近地表结构引起的差异,这种由于激发方式的不同引起的初至时差不消除,就会掺杂在近地表差异中带来误差,造成静校正闭合误差,影响静校正精度。
在实现本说明书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在现在实际操作中,针对不同震源的炮集记录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往往采用人工估算的方法,即在得到不同震源炮集记录中的初至信息后,对其进行初至时间长短的比对,并根据该技术人员的施工经验,加上或减去一个估计的时差校正值从而完成对炮集记录的处理,这种人工估算的方法往往凭借着技术人员的施工经验进行,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差异性并且缺乏客观的算法,因此存在人为误差。因此,如何提出一种消除人为误差,提高对应不同震源的炮集记录时差校正精度从而提高静校正精度就成了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炮集记录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通过计算时差校正值,校正所述对应不同震源的炮集记录中的初至信息,从而满足地震资料融合处理的需要,提高静校正闭合精度和效果。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炮集记录处理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炮集记录、第二炮集记录;其中,所述第一炮集记录和所述第二炮集记录在趋于相同地理位置生成,且对应震源不同;所述第一炮集记录与所述第二炮集记录中包括有趋于相同位置检波点生成的地震道数据;根据第一炮集记录与第二炮集记录的中趋于相同位置的检波点生成的地震道数据计算第一炮集记录和第二炮集记录在趋于相同位置的检波点的初至时差;根据所述初至时差和所述相同地理位置所在区域初至反演所需要的偏移距范围计算时差校正值;其中,所述时差校正值用于校正所述第一炮集记录和/或所述第二炮集记录,以及生成位置与所述第一炮集记录生成位置较为接近的炮集记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03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节能消防应急指示灯
- 下一篇:一种具有快速除尘的HCQ球形干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