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采泡沫型超重油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90471.5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11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朝蓬;李星民;陈和平;刘章聪;包宇;沈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E21B4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陈烨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采 泡沫 重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采泡沫型超重油的方法,包括:在待开采泡沫型超重油油层中沿着垂向确定第一水平井和第二水平井的深度后进行钻井,并利用热采方式对所述第一水平井和第二水平井进行完井;其中,所述第一水平井位于所述第二水平井的下方预定距离范围内,所述第一水平井靠近油层底部且距离油层底部的距离为大于1米;将所述第一水平井和第二水平井作为生产井同时进行衰竭式开采;获取所述泡沫型超重油油层的地层压力,当所述地层压力衰竭至预设压力时冷采期结束,将所述第二水平井替换为注汽井;直接向所述注汽井中注汽,并通过所述第一水平井作为生产井直接进行生产。本发明提供的开采泡沫型超重油的方法,能够提高SAGD开采泡沫油型超重油开发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采泡沫型超重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申请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泡沫油型超重油油藏中的原油具有高相对密度、高粘度、高含沥青质、高含重金属、较高原始溶解气油比,地下冷采过程中可形成泡沫油流。“泡沫油”是重油油藏在一次衰竭开采过程中发生的分散气—液两相流动现象。由于泡沫油型超重油油藏原始溶解气油比高,地下原油可形成泡沫油流。具体而言,“泡沫油”是超重油油藏在一次衰竭开采过程当地层压力下降到泡点压力后溶解气从油相中脱出后并没有马上从原油中分离出去,而是以微小气泡的形式与原油一起流动的现象。
针对蕴藏泡沫油型超重油油藏的区块,一般可以采用丛式水平井天然能量冷采开发方式进行开采。由于泡沫油型超重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采用丛式水平井天然能量冷采方式开发,地层压力下降到泡点压力后,产生泡沫油流,此时生产气油比缓慢上升,地层压力缓慢下降,具有较高初产和一次采收率。随着地层能量衰竭和产量递减,但是泡沫油冷采后期面临产能接替和进一步提高油田采收率的问题。
SAGD(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提高超重油和油砂采油速度和采收率的注蒸汽热采技术。对于泡沫油型超重油,双水平井SAGD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泡沫油水平井冷采井网,是一种有效接替水平井冷采开发的注蒸汽热采技术,在泡沫油一次衰竭开采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提高采收率20-30%。目前,丛式水平井冷采开发转双水平井SAGD开发通常需要在冷采开发的基础上再打一个水平井,构成双水平井井网。
由于泡沫油型超重油具有较高的原始溶解气油比,在实施SAGD过程中,油藏温度升高,溶解气在原油中的溶解度降低,原油中会脱出大量的溶解气,脱出的溶解气在注入蒸汽的驱动下会聚集在蒸汽腔的壁面上。同时溶解气属于非凝析气体,具有较好的隔热作用,会阻碍蒸汽向油相的热传递,减弱蒸汽对原油的加热作用,限制SAGD蒸汽腔扩展,影响了SAGD开发效果。
对于泡沫油型超重油溶解气对SAGD开发的影响,有必要研究开采泡沫型超重油的方法。但是目前还没有这方面方法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采泡沫型超重油的方法,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高SAGD开采泡沫油型超重油开发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开采泡沫型超重油的方法,包括:
在待开采泡沫型超重油油层中沿着垂向确定第一水平井和第二水平井的深度后进行钻井,并利用热采方式对所述第一水平井和第二水平井进行完井;其中,所述第一水平井位于所述第二水平井的下方预定距离范围内,所述第一水平井靠近油层底部且距离油层底部的距离为大于1米;
将所述第一水平井和第二水平井作为生产井同时进行衰竭式开采;
获取所述泡沫型超重油油层的地层压力,当所述地层压力衰竭至预设压力时冷采期结束,将所述第二水平井替换为注汽井;
直接向所述注汽井中注汽,并通过所述第一水平井作为生产井直接进行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04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井下智控式封隔配注装置
- 下一篇:富氧助燃稠油井注气系统及注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