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91156.4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77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横山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D30/08 | 分类号: | B29D30/08;B60C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2 | 代理人: | 王轶;李伟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抑制作用于轮胎的旋转轴(横)方向的力的变动。其具有生胎的形成工序,该生胎的形成工序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在内衬的外周面卷绕第一带束(12),形成第一带束部(9),然后,卷绕第二带束(13),形成第二带束部(10),得到带束层(3);和第二步:此外再卷绕加强用带束(14),在与所述带束层(3)的边缘区域相对应的位置得到加强层(4)。在第二步中,将加强用带束(14)在第一圆周上卷绕1周,沿着轮胎宽度方向以螺旋状进行卷绕,然后,在第二圆周上,当1周为360°时,以卷绕结束端的位置位于240°±30°的范围的方式进行卷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充气轮胎,众所周知:通过将从绕线装置放卷的橡胶带材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带束边缘覆盖层(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在所述现有的充气轮胎中,完全没有考虑到:在将橡胶带材缠绕成螺旋状时,其重叠状态下会产生偏差。该重叠状态的偏差构成是使得作用于轮胎的旋转轴(横)方向的力发生变动的主要原因,另外,也是车内噪音的原因之一。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132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着眼于加强用带束的卷绕方法中重叠状态出现偏差,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作用于轮胎的旋转轴(横)方向的力的变动的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作为用于解决所述课题的手段,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
其具有生胎的形成工序,该生胎的形成工序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在内衬的外周面卷绕第一带束,形成第一带束部,然后,卷绕第二带束,形成第二带束部,得到带束层;和第二步:此外再卷绕加强用带束,得到加强层,
所述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步中,包括以下处理:第一平行卷绕处理,即,将加强用带束在第一圆周上卷绕1周;螺旋卷绕处理,即,沿着轮胎宽度方向以螺旋状进行卷绕;以及第二平行卷绕处理,即,在第二圆周上,当1周为360°时,在240°±30°的范围内进行卷绕。
由此,能够沿着轮胎周向而平衡良好地来配置所卷绕的加强用带束的各重叠状态。其结果,能够抑制:力朝向轮胎的旋转轴(横)方向的变动(LFV:Lateral ForceVariation)。
所述第二步中,优选为,在所述加强用带束的开始卷绕时进行同一圆周上的平行卷绕处理,在所述第二带束部所在的区域的轮胎外径向侧以外来进行所述平行卷绕处理。
由此,能够防止:加强层的占有空间在第二带束的轮胎外径侧增大而使得该加强层暴露在轮胎表面的不良情况的发生。
所述第二步中的加强用带束的螺旋卷绕方向优选为与所述第二带束的角度方向相反一侧。
由此,能够使第二带束的卷绕方向与加强用带束的卷绕方向交叉。因此,能够抑制硫化成型时第二带束发生变形,能够确保良好的均匀性。
作为用于解决所述课题的手段,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
其是对生胎进行硫化成型而得到的,该生胎包括:带束层,该带束层是在内衬的外周面依次形成有卷绕第一带束而成的第一带束部和卷绕第二带束而成的第二带束部而得到的;以及加强层,该加强层是进一步再卷绕加强用带束而形成于与所述带束层的边缘区域相对应的位置,
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层包括:第一平行卷绕部,该第一平行卷绕部是将加强用带束在第一圆周上卷绕1周而得到的;螺旋卷绕部,该螺旋卷绕部是沿着轮胎宽度方向以螺旋状卷绕而得到的;以及第二平行卷绕部,该第二平行卷绕部是在第二圆周上,当1周为360°时,在240°±30°的范围内在同一圆周上进行卷绕而得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11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