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apGIS数据批量导入手持GPS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91773.4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3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朱桂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桂华 |
主分类号: | G06F8/65 | 分类号: | G06F8/65;G06F9/45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13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交换格式 工作效率 人为误差 记事本 传统的 点数据 编程 出错 地质 便利 | ||
传统的化探扫面工作中,一般是利用手工逐个输入航点以实现批量导入航点,该方法不但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apGIS数据批量导入手持GPS的方法,该方法利用Map GIS、记事本,“GPS帮帮”及Map Source等软件,生成Map Source数据交换格式GPX文件,实现了快速高效地向手持GPS中批量输入航点数据的目标。该方法不需要编程,实用性强,不但减少了人为误差,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给地质人员的野外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批量数据导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apGIS数据批量导入手持GPS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布设物化探测网时,通常先在电脑上布点、设置航线,最后传输到GPS中供导航使用。将所有测点的编号及坐标等数据输入GPS中,常用的有2种方法:以人工方式逐点输入到GPS中或在Map Source软件中,完成后再把数据传送到GPS上;利用编程将数据转换成MapSource可识别的GPX格式,然后再传送到GPS上。然而,这2种方法各有缺陷,第一种方法的主要问题是当需要录入大量的航点数据时往往花费时间较长,而且很容易出错;第二种方法虽然比第一种方法快捷,且可以实现数据点批量输入到GPS中,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地质人员来说,编程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且编程过程中极易出现错误。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实用性强、工作效率高的批量数据导入手持GPS的方法。经过长期研究与试验,发现可以借助Map GIS、记事本、“GPS帮帮”软件及Map Source等,生成MapSource数据交换格式GPX文件,完成坐标批量录入的工作,可轻松实现向GPS批量导入航点数据的功能,且不会出现错误,同时免去编程的麻烦,给地质人员的野外工作带来更大的便利。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通过MapGIS数据批量导入手持GPS的方法,减少数据导入人为误差,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apGIS数据批量导入手持GPS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4步骤:
步骤1:数据准备;
步骤2:生成文本文件;
步骤3:生成GPX数据;
步骤4:向手持GPS中批量输入数据。
进一步的,步骤1数据准备工作包括,在设计采样点工程文件时,使设计采样点位文件处于编辑状态,然后选择“编辑”菜单下的“编辑点属性结构”,编辑ID、样号、X、Y,再将光标移动到最后一行空白处,点击OK;将原来1万个单独的设计采样点文件投影为大地坐标系,获得1:1万采样点的理论坐标值。
进一步的,样号均设定为字符型,X、Y均设定为双精度型,长度12,小数1位。
进一步的,步骤2生成文本文件分为3个步骤,第一,打开MapGIS,选择“投影变换”,将已投影好的设计采样点位文件打开,选择“工具”菜单栏下的“点位置转换为属性”,再选择图元文件,其他选项如无特殊变动则按默认值设置,然后点击“转换”、“确定”;第二,选择“工具”菜单栏下的“属性生成文本文件”,选择图元文件及生成文本文件的存放路径,其他选项没有特殊变动则按默认值设置,再点击“转换”、“确定”;第三,在生成文件的文件目录中打开文本文件编辑得到坐标文件。
进一步的,步骤3GPX数据的生成分为3个步骤,第一,打开“GPS帮帮”软件,将工作区的参数设置好,然后按照“GPS帮帮”软件要求的格式,编辑好采样点理论坐标值文件,复制粘贴到“GPS帮帮”界面左边的方框中,点击“生成GPX文件”,点击“保存GPX文件”;第二,在MapSource软件中将“GPS帮帮”软件生成的GPX文件打开,选择“编辑”菜单下的“首选项”—“位置”,设置工作区的系统参数,设置MapSource中的坐标;第三,将已经设置好系统参数的手持GPS开机并连接至电脑,选择MapSource软件中“传送”菜单下的“发送到设备”,将坐标点位导入到手持GPS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桂华,未经朱桂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17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