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动式旋翼变距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94220.4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9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严咸浩;尹建宏;张松;李小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11/02 | 分类号: | B64C11/02;B64C11/16;B64C11/3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 式旋翼变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距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转动式旋翼变距装置。
背景技术
旋翼的变距装置是控制旋翼的重要结构,分为周期变距控制和变总距控制。其中变总距控制是通过同时改变旋翼各片桨叶的安装角来实现对旋翼输出功率的控制。总距越大,需要的功率就越大,产生的空气流量和空气造成的推力就越大。目前的变距控制结构几乎都是连杆机构,结构复杂,转动时也存在一定的阻力。对旋翼总距的控制归结为如何同时改变并能稳定地控制各片桨叶的安装角,通过其他方式一样可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转动式旋翼变距装置,大幅减少了连杆等传动装置,增加了结构的可靠性,减少了由部分传动连杆带来的阻力,并且可以根据叶片的数量和变距要求适当调整桨毂和转动装置的外形。
本发明包括四周开有若干弯曲滑槽的桨毂,滑槽的形状由总距变化范围确定,总距变化范围大,则滑槽的外形更陡峭;总距变化范围小,则滑槽的外形更平缓。
每个桨毂内插入有桨叶;所述的桨叶根部开有一道和桨毂宽度一致的槽,桨叶通过槽卡入桨毂的滑槽中,槽可以取得更深一些,因为要在桨叶和桨毂之间安装滑移装置,保证在桨叶受到推力的时候可以在桨毂的弯曲槽上顺滑的移动。
所述的桨毂底部安装有转动装置,转动装置包括底座以及与桨叶数量相同的凸台,其中底座与外部动力装置连接,每个凸台与对应的一个桨毂根部通过弹性装置压紧,保证桨叶始终能压在转动装置的凸台上。动力装置通过底座带动凸台转动,从而驱动桨叶在桨毂的滑槽上移动。
所述的桨毂上的滑槽在桨毂的底部开有通口,以方便叶片的安装。桨叶通过通口插入滑槽中后,通口通过转动装置封闭,保证叶片不会滑落。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采用特殊的桨毂外形和开槽的桨叶,通过转动装置从内部带动旋翼的总距变化,这样的设计大幅减少了连杆等传动装置。本发明可以根据叶片的数量和变距要求适当调整桨毂和转动装置的外形。该设计将旋翼转动盘以上的主要结构都用桨毂包裹起来了,使得旋翼结构更加简洁美观,增加了结构的可靠性,并减少了由部分传动连杆带来的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变距旋翼立体示意图。
图2 为开槽桨叶根部示意图。
图3 为开槽桨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立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四周开有若干弯曲滑槽5的桨毂4(如图3所示),滑槽5的形状由总距变化范围确定,总距变化范围大,则滑槽5的外形更陡峭;总距变化范围小,则滑槽5的外形更平缓。
每个桨毂4内插入有桨叶1,所述的桨叶1根部开有一道和桨毂4宽度一致的槽(如图2所示),桨叶1通过槽卡入桨毂4的滑槽5中,槽可以取得更深一些,因为要在桨叶和桨毂之间安装滑移装置,保证在桨叶受到推力的时候可以在桨毂的弯曲槽上顺滑的移动。
所述的桨毂4底部安装有转动装置3,转动装置3包括底座以及与桨叶1数量相同的凸台,其中底座与外部动力装置连接,每个凸台与对应的一个桨毂根部通过弹性装置2压紧,保证桨叶始终能压在转动装置的凸台上。动力装置通过底座带动凸台转动,从而驱动桨叶1在桨毂4的滑槽上移动。
所述的桨毂4上的滑槽5在桨毂的底部开有通口,以方便叶片的安装。桨叶通过通口插入滑槽中后,通口通过转动装置3封闭,保证叶片不会滑落。
本发明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42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机翼折叠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可以定点停车的螺旋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