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突变微囊藻毒素降解蛋白基因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997877.6 申请日: 2017-10-24
公开(公告)号: CN107641630A 公开(公告)日: 2018-01-30
发明(设计)人: 王华生;番禹;卢陈彬 申请(专利权)人: 江西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31 分类号: C12N15/31;C07K14/195;C12N1/20;C12N15/01;C02F3/34;C12R1/01
代理公司: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代理人: 黄玉珏
地址: 341000 江***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突变 微囊藻 毒素 降解 蛋白 基因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突变微囊藻毒素降解蛋白基因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是一类能诱发肝脏肿瘤的单环七肽化合物,其化学性质稳定,常规水处理技术难以有效去除,而微生物法是去除MCs最安全和有效的方法。国内外在微生物降解MCs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但在微生物降解MCs的途径及其分子机理方面则少有深入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1株高效降解MCs的菌株—鞘氨醇单胞菌USTB-05降解微囊藻毒素LR(MC-LR)的特性、降解蛋白信息的获取、降解蛋白的克隆与表达、酶的活性验证及降解产物的分子结构测定,推测鞘氨醇单胞菌USTB-05降解MC-LR的途径与分子机理。

USTB-05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实验发现在有氧状态下、温度30℃、初始pH值为7.0的条件下对MC-LR的降解能力最强。通过USTB-05菌无细胞提取液降解MC-LR,发现至少有3种酶参与了降解过程。

基因是分子生物学信息携带者,本发明的发明人在先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王华生,鞘氨醇单胞菌USTB-05降解微囊藻毒素LR的途径与分子机理研究,2014年5月28日)表明,通过PCR、反向PCR等生物技术手段,获得了4段降解蛋白USTB-05-A、USTB-05-B、USTB-05-C和USTB-05-D,并且发现USTB-05-A、USTB-05-B及USTB-05-C分别与mlr基因簇对应的基因同源性很高,推测它们具有相同的降解功能。采用生物技术手段,分别成功克隆了USTB-05-A、USTB-05-B、USTB-05-C三段降解蛋白,构建了含有MC-LR降解蛋白的重组菌。在IPTG浓度为0.1mM、温度30℃和诱导时间3h条件下,重组菌目的蛋白诱导表达量最大。

然而,如何进一步提高微囊藻毒素降解蛋白的降解能力是发明人一直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目前降解效率低等问题,利用定点诱变(site-directed mutagenesis)技术,改变编码蛋白质基因中DNA顺序,提供一种突变微囊藻毒素降解蛋白基因,特别是涉及USTB-05-A、USTB-05-B、USTB-05-C的突变。

在本发明中,突变之后USTB-05-A、USTB-05-B、USTB-05-C蛋白的核苷酸序列分别对应于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突变微囊藻毒素降解蛋白基因能够显著的提高鞘氨醇单胞菌降解微囊藻毒素的能力,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培养及诱导条件:

USTB-05复合培养基组成如下:MgSO4·7H2O 1.0g/L,KH2PO4 0.5g/L,K2HPO4 4.0g/L,NaCl 1.0g/L,CaCl2 20.0mg/L,FeSO4 5.0mg/L,ZnCl2 5.0mg/L,MnCl2·4H2O 5.0mg/L,CuCl2 0.5mg/L,葡萄糖15.0g/L,酵母浸粉1.5g/L。在去离子水中溶解,定容至终体积,pH值调至合适值即为液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按1.2~1.5%加入琼脂粉后可制备出对应的固体培养基。配制好的培养基需经过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

首先分析降解基因USTB-05-A、USTB-05-B和USTB-05-C可能的功能区域,然后分别对功能区域的基因进行定点诱变,所设计的诱变的目标基因序列为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对诱变后的基因进行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扩增。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无误后,回收目的基因片段,把目的基因片段连接至pGEM-T easy克隆载体,并把连接载体转化至E.coli DH5α。经平板培养后进行蓝白斑筛选,挑取白斑菌落接种于LB培养基(Amp浓度50μg/mL)中培养(37℃、200rpm、18h),经离心收集菌细胞,提取其中质粒经双酶切验证无误后,取新鲜菌液进行诱变基因的测序。并对诱变基因所表达的酶催化降解MC-RR或MC-LR,进行活性验证。

实施例2:菌株降解MC-LR的活性研究

分别取经测序验证同时含有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序列的菌株和从滇池底泥中筛选的能高效降解MC-LR的Sphingopyxis sp.USTB-05进行试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未经江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78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