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原植被修复组合物及高原地区的植被恢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98370.2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7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赵民忠;高明清;尤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俊富环境恢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13/02;A01B79/02;C09K17/40;C09K17/52;C09K10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850000 西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原 植被 修复 组合 地区 恢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原地区工程建设后的植被恢复方法。高原植被修复组合物包括:高原草甸、草种、土壤改良纤维覆盖物、保水剂、过筛土和水,其中,所述土壤改良纤维覆盖物包括木纤维、生物炭、腐殖质、蘑菇渣、多聚糖、海藻精、羧甲基壳聚糖、生化黄腐酸钾、硅藻土、贝壳粉、木霉菌、固氮菌和复合芽孢杆菌。本发明公开的高原地区的植被恢复方法能利用有限的高原草甸恢复更大面积的破坏区域,且克服了高原地区恶劣的气候条件,保证植物的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原植被修复组合物及高原地区的植被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高原地区植被的主要类型(苔藓、地衣)高山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高山垫状植被等。由于高原地区气候恶劣,部分地区植被覆盖率并不高。
高原地区由于太阳辐射强烈、日照时间长、蒸发量极大,气温低、空气稀薄、干湿季分明,气候环境极其恶劣,高原地区的植被遭到破坏后难以恢复。高原地区自身环境承载能力极为有限,土壤层形成较为年轻,土壤层薄弱,经上百甚至上千年形成薄弱土层和草甸层,恶劣的气候条件阻碍植被的生长,一旦土壤层遭到破坏,植被短期内很难恢复或恢复效果不佳。
选择其它植物或采用传统的植被恢复方法对高原地区被破坏的植被进行恢复效果不佳,传统的植被修复方法大多数为人工播种、铺植草皮等建植方法。高原地区因其特有的气候特点,一般外来植物很难适应当地的气候,植物不易存活,或存活几年后退化死亡。铺植草皮虽然利用了当地的高原草甸,但利用效率底,植被成活率不高,有限的草甸无法应对大面积的破坏区域。此外,在高原地区进行的工程建设难免会对施工地的植被进行破坏,被破坏的高原植被依靠传统的人工播种、铺设草皮的建植方法,受高原地区的恶劣气候的影响,往往因保水性差难以恢复或恢复效果差。
因此,研发一种高原植被修复组合物及高原地区的植被恢复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原植被修复组合物及高原地区的植被恢复方法,能有效解决传统修复高原植被的效果差、恢复慢的技术缺陷。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原植被修复组合物,包括:高原草甸、草种、土壤改良纤维覆盖物、保水剂、过筛土和水;
其中,所述土壤改良纤维覆盖物包括木纤维、生物炭、腐殖质、蘑菇渣、多聚糖、海藻精、羧甲基壳聚糖、生化黄腐酸钾、硅藻土、贝壳粉、木霉菌、固氮菌和复合芽孢杆菌。
作为优选,以高原植被修复组合物的重量份计,包括:
其中,以土壤改良纤维覆盖物的总重量计,所述土壤改良纤维覆盖物包括:
所述土壤改良纤维覆盖物包括:木纤维50~60重量份、生物炭14~18重量份、腐殖质25~30重量份、蘑菇渣10~15重量份、多聚糖3~6重量份、海藻精1~3重量份、羧甲基壳聚糖1~2重量份、生化黄腐酸钾1~3重量份、硅藻土1~3重量份、贝壳粉3~5重量份、木霉菌0.001~0.005重量份、固氮菌0.001~0.005重量份和复合芽孢杆菌0.001~0.005重量份;
所述高原草甸为经过人工养护和人工分离后的高原草甸。
作为优选,所述人工养护具体步骤为:将高原草甸块覆盖无纺布,对盖有无纺布的高原草甸块浇水,每次浇水后揭开无纺布,使得高原草甸块被光照照射,得到人工养护的高原草甸。
进一步的,人工养护更具体为:将高原草甸块进行集中养护,植被顶部进行遮盖,视天气情况,每3~5天浇水一次,浇水量保证植物根系层土壤湿润。浇水过后揭开无纺布1~2天,使植被接受阳光照射,保证其活性;作为优选,所述光照为自然光。
作为优选,所述人工分离具体步骤为:将人工养护的高原草甸去掉底部的土壤并分离得到单株高原植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俊富环境恢复有限公司,未经西藏俊富环境恢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83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金折弯刀具结构
- 下一篇:一种C型杆件折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