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电力巡线的高效智能无人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98485.1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3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菱亚汽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C39/02 | 分类号: | B64C39/02;B64D47/00;B64D47/04;B64D47/08;H02G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巡线 高效智能 物联网 除雪 巡线 红外热成像仪 摆动单元 辅助机构 摆动杆 闪光灯 摄像头采集 摄像头 电力线路 来回摆动 驱动单元 伸缩单元 电力线 固定轴 铰接块 驱动轮 侧板 滑杆 滑环 支脚 电机 积雪 采集 图像 拍摄 清晰 恢复 分析 保证 图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电力巡线的高效智能无人机,包括主体、巡线机构和两个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包括支脚、侧板和除雪机构,除雪机构包括摆动单元和伸缩单元,摆动单元包括第三电机、第二驱动轮、固定轴和框架,巡线机构包括铰接块、摆动杆、平台、摄像头、闪光灯、红外热成像仪、滑杆、滑环和两个驱动单元,该基于物联网的用于电力巡线的高效智能无人机通过除雪机构除去雪后电力线路上的积雪,使电力线路温度逐渐恢复,便于红外热成像仪采集到清晰的图像,不仅如此,在夜晚时,利用巡线机构带动摆动杆来回摆动,由闪光灯增加拍摄亮度,保证摄像头采集图片的清晰度,便于专业人员进行分析,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电力巡线的高效智能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UAV),是一种处在迅速发展中的新概念武器装备,其具有机动灵活、反应快速、无人飞行、操作要求低的优点。无人机通过搭载多类传感器,可以实现影像实时传输、高危地区探测功能,是卫星遥感与传统航空遥感的有力补充。目前,无人机的使用范围已经扩宽到军事、科研、民用三大领域,具体在电力、通信、气象、农业、海洋、勘探、摄影、防灾减灾、农作物估产、缉毒缉私、边境巡逻、治安反恐等领域应用甚广。
伴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进步,无人机已应用在各行各业中代替人们执行相应的工作,在这之中,有部分无人机用于对输电线路的运检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无人机飞行平台技术快速进步,有效推动了无人机搭载专用高分辨率照相机(摄像机)和红外热成像仪巡视输电线路的实施,并促进输电线路巡线模式由人工巡检模式向无人机巡检模式转变。但是现有的无人机在巡检工程中,由于红外热成像仪通过温度成像,摄像机通过光线成像,因此无人机采集的图像清晰程度取决与天气环境,在寒冷的夜晚,特别是下雪过后,由于电路线上被积雪遮盖,输电线路的温度环境与周围相似,而在夜里光线暗,导致无人机上的摄像机和红外线热成像仪均无法呈现清晰的图像,使得现有的电力巡线无人机难以在寒冷的夜晚进行巡检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电力巡线的高效智能无人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电力巡线的高效智能无人机,包括主体、巡线机构、两个辅助机构和若干飞行单元,所述飞行单元周向均匀分布在主体带动外周,所述巡线机构和辅助机构均设置在主体的下方,所述巡线机构设置在两个辅助机构之间;
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支脚、侧板和除雪机构,所述侧板固定在支脚的一侧且远离巡线机构,所述除雪机构设置在侧板的上方;
所述除雪机构包括摆动单元和伸缩单元,所述摆动单元与伸缩单元传动连接,所述摆动单元包括第三电机、第二驱动轮、固定轴和框架,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在侧板上且与第二驱动轮传动连接,所述固定轴固定在第二驱动轮上,所述框架的形状为回形,所述固定轴设置在框架内且与伸缩单元连接;
所述伸缩单元包括气缸、气泵、连接块和活塞,所述气缸与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气泵固定在气缸上且与气缸连通,所述连接块的底端固定在侧板上,所述连接块的顶端与气缸的中端铰接,所述活塞的一端设置在气缸内,所述活塞的另一端设置在气缸的外部;
所述巡线机构包括铰接块、摆动杆、平台、摄像头、闪光灯、红外热成像仪、滑杆、滑环和两个驱动单元,所述铰接块固定在主体的下方,所述摆动杆的顶端与铰接块铰接,所述平台固定在摆动杆的底端,所述摄像头、闪光灯和红外热成像仪均设置在平台的下方,所述滑环套设在摆动杆上且与滑杆的中端铰接,两个所述驱动单元分别设置在滑杆的两侧且与滑杆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驱动滑杆滑动,从而带动摆动杆摆动,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吊杆、第二电机、第一驱动轮、齿条和若干主动齿,所述第二电机通过吊杆固定在主体的下方且与第一驱动轮传动连接,所述齿条固定在滑杆的上方,所述主动齿均匀分布在第一驱动轮的半圆周面上且与齿条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菱亚汽车技术研究院,未经南京菱亚汽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84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