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选择性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98664.5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99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周星露;刘兴国;罗文华;钟诗春;黄景来;胡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和正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87/04 | 分类号: | C07D487/04;A61K31/519;A61K45/06;A61P35/00;A61P37/06;A61P19/02 |
代理公司: | 33315 杭州知闲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黄燕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发明化合物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 血癌 人或动物 细胞增殖 实体瘤 应用 治疗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药代动力学性质 自身免疫性疾病 抑制剂化合物 抗肿瘤活性 药物组合物 肿瘤细胞株 病症药物 异种移植 肿瘤模型 抗增殖 皮下 阻滞 制备 疾病 | ||
本发明公开了了一种选择性的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化合物、药物组合物、制剂及其在制备治疗从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活性的抑制中获益的疾病、障碍或病症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化合物对A549、MINO、OCI‑LY10、TMD‑8等肿瘤细胞株具有抗增殖抑制作用,并在Mino皮下异种移植等肿瘤模型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可应用于治疗人或动物细胞增殖性相关的实体瘤或血癌的药物中;本发明化合物具有较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可应用于口服治疗人或动物细胞增殖性相关的实体瘤或血癌或者罹患自身免疫性疾病;本发明化合物低hERG通道阻滞的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双位点不可逆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化合物、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小分子共价抑制剂(covalent inhibitors),也称不可逆抑制剂(irreversibleinhibitors),是通过共价键与靶蛋白残基发生不可逆结合,从而发挥其生物学功能的一类抑制剂。共价抑制剂药物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人类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相对于非共价抑制剂,共价抑制剂通过与靶蛋白以共价键结合增强了与靶标的亲和性,这是共价抑制剂表现其高生物活性的根本原因。近年来,由于非共价靶向抗肿瘤药物特别是大量针对激酶的替尼类药物耐药的产生,使人们又更多地关注共价抑制剂药物。近年来,许多大型制药公司均开展了针对特定酶靶点的共价抑制剂的研发,目前已有部分共价抑制剂进入临床试验,包括阿法替尼、卡那替尼、来那替尼等。其中,阿法替尼已于2013年7月12日被美国FDA正式批准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为首个被FDA批准的治疗肺癌的不可逆抑制剂新药。此外,抗病毒的共价药物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并且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例如,2011年FDA已批准了两个抗丙型肝炎病毒共价抑制剂药物,即特拉匹韦(Telaprevir)和波普瑞韦(Boceprevir)。这些研究证明了不可逆抑制剂可有效用于疾病的治疗。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一种非受体酪氨酸激酶Tec家族的成员,是在除了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之外的所有造血细胞类型中表达的关键信号酶。Btk在连接细胞表面B细胞受体(B-cell receptor,BCR)刺激至下游细胞内应答的B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Btk是B细胞发育、激活、信号传导和存活的关键调节物。另外,Bkt在众多其他造血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中起作用,例如在巨噬细胞中的Toll样受体(Toll likereceptor,TLR)和细胞因子受体介导的TNF-α产生、在肥大细胞中的免疫球蛋白E受体(FcεR1)信号传导、在B-谱系淋巴样细胞中抑制Fas/APO-1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以及胶原刺激的血小板聚集。参见例如C.A.Jeffries等,J.Bio.Chem.(2003)278:26258-26264、N.J.Horwood等,J.Exp.Med.(2003)197:1603-1611。近年来研究显示,Btk信号通路是目前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特别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B细胞淋巴瘤及自身免疫疾病临床治疗研究中的新热点。小分子Btk抑制剂通过作用于BCR信号通路,与Btk结合而抑制Btk自身磷酸化,阻止Btk的激活,从而阻断细胞传导并诱导细胞凋亡。Btk抑制剂伊布替尼的上市,被FDA定为“突破性”新药,其研究开发前景广阔。但今年来的治疗中逐步发现伊布替尼具有出血相关的副作用,文献研究认为其可能与伊布替尼的激酶选择性不佳有关,特别是TEC激酶的相关活性。此外,伊布替尼的FDA申报资料中,有审评专家提出,其hERG通道阻滞活性的IC50较低(IC50=1μM)左右,存在心脏毒副作用的风险。因此,亟需发展发展一类更为高效的选择性BTK抑制剂用于相关疾病的治疗。
本申请人前期专利文献中报道了一类BTK不可逆抑制剂及其光学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合物(专利申请号:201510242552.8,201610286399.3),以下式中的I和II为代表化合物。通过对其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发现了一类具有高激酶选择性、低hERG抑制活性的化合物以及良好药动学性质的BTK抑制剂,有望进一步降低其出血风险、皮疹、心脏毒副作用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和正医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和正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86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